中华诗词大学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北曲文字谱举要》序言、凡例。 作者:吕薇芬

向下

《北曲文字谱举要》序言、凡例。    作者:吕薇芬  Empty 《北曲文字谱举要》序言、凡例。 作者:吕薇芬

帖子 由 东北虎 周四 八月 08, 2013 8:40 am

《北曲文字谱举要》序言、凡例。 作者:吕薇芬
文章来源:《北曲文字谱举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此资料为朋友所推荐,本书的作者吕薇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任《文学遗产》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现已退休。是"中国散曲研究学会"副会长。著有《《全元曲典故词典》、《北曲文字谱举要》等。本资料是吕薇芬为《北曲文字谱举要》所写的序言部分。今转发到此处,供曲兴趣者阅读。——东北虎[辽东野鹤] 《北曲文字谱举要》序言、凡例
什么是“曲”?提到“曲”,我们立刻都会想起散曲和戏曲中的唱词——剧套;都会联想到关汉卿的《窦娥冤》激越的语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优美的唱词。但是,这些套曲是怎么组成的?单支曲的格式是怎样的?这些方面却很少有人注意。古人研究曲,特别注意文体形式,譬如词与曲有什么不同,北曲与南曲有什么不同,这“不同”往往着眼于文体。而最着重的却是曲的格律,如音韵、衬字、平仄、对偶、末句等,研究得极细。现在正好相反,不太有人管这些,可能以为这是“小道”,没有理论高度。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曲律、音韵之类是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研究可以不做,却不可以不懂,运用时更不能出错。
  可是偏偏会出错。吴梅曾说:“故读元曲而仅从文理为句读,是不啻谬以千里也。”读元曲是很容易以文理断句的。隋树森先生是我很敬佩的学者,他的《全元散曲》功劳弥大,影响深远,却在断句上有不妥之处。如【醉花阴】套曲中有【四门子】曲调,格式有二:正格十句,减句格为八句。而《全元散曲》中谷子敬【醉花阴】套曲中【四门子】曲只七句;荆干臣【醉花阴】套曲中【四门子】曲却是九句,与格式不沾边。当然不能要求每首曲都分开正衬。但是,既然标明是什么曲牌,那么基本句法不能错,不然就乱了。可惜《全元散曲》这样的断句错误,并非个别。这并不是后辈小子不敬的挑刺,是因为《全元散曲》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顺手拿来引用,写了文章,于是便以讹传讹,然后就习以为常,最后就“谬以千里”了。
  现在兴起写作古典诗歌热。吴小如先生曾经写文章批评写古诗不遵守格律,有人还以为他太过严格。其实近体诗和词的创作,还多少有点谱,散曲的“现代版”更惨。因为既是长短不拘的句子,好像还可以将衬字当正字使用(反正大家都不分正衬),而语言又要直白通俗,意味着不用炼字炼句,结果可想而知。曾看到一首小令,用的曲牌是【越调·小桃红】,一共是八句,八韵。这位作者一共用了四个韵部来押这八个韵,而且还押得没有规律。“东钟”与“庚青”相押;“庚青”与“真文”相押,“真文”又与“东钟”相押,然后是“侵寻”,最后又是“庚青”,真够随意的。喜爱散曲,创作散曲,这自然很好,说明“曲”这种诗歌形式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应该讲究一些格律,不然,就不要称之为“曲”。
“曲”是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作为新的诗歌形式,称为散曲;用在戏剧中则是剧套。而“曲”又被称为“词余”,正如词被称为“诗余”一样。但是细究起来,古人对“词”与“曲”这两个称谓的用法是不很确定的。唐代有称词为“曲子”或“曲子词”的,而曲也有被称为“词”的。如周德清《中原音韵》的“作词十法”其实是作曲的方法,李玉的曲谱称为《北词广正谱》,吴梅的曲谱称为《南北词简谱》等等,都将曲称为词。因此词与曲的传承关系是应该好好琢磨的。本书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在编写过程中尽量照顾到词曲的渊源关系,与其他曲谱相比,也算是一个特点。

北曲格律研究的主要成果
  自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定格》问世以来,曲谱之作数量很多。概括起来曲谱可分三种类型:文字谱、音乐谱(工尺谱)、综合谱。当然,又有南曲、北曲之分。本书只收北曲。
  《中原音韵》本是韵书,但对当时盛行的北曲宫调、格律的研究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开了曲谱研究的先河。其实,周德清之所以要研究北方语言的音韵,最初目的是为了纠正元曲创作中语音混乱的弊病。这里,且不论《中原音韵》在音韵学方面的贡献——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在北曲格律的研究方面,其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订出十二宫调、三百三十五个曲调名,为后人订谱构造了大致的框架。二、他的“作词十法”是最早的曲律研究。“十法”为:一知韵,二造语,三用事,四用字,五入声作平声,六阴阳,七务头,八对偶,九末句,十定格。这“十法”包含了词章的修辞与格律两个方面。其中知韵、入声作平声、阴阳、对偶、末句、定格等项,是北曲格律的重要因素,也是后世谱书在订谱时必定考虑的要素。三、定格四十首,是研究北曲格律的最初范式,也是十分重要的范式。周德清对这些定格的评语,不但反映了他的美学理想,同时也向后代的研究者提示了研究重点。四、北曲重视末句,这是北曲音乐的需要。周德清对末句平仄格式的规范,几乎成为不可移易的格式而被后人遵守。
  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前半部是一些有关北曲的史料和有关声乐、宫调的理论,后半部则是第一部初成规模的曲谱。它完全按照《中原音韵》的宫调名为序列编成,在三百三十五个曲牌下加上例句,注明平仄,分别正衬字,标明韵脚。但是由于这是初创性的工作,难免粗糙。罗忼烈的《北小令文字谱·序例》说,《太和正音谱》“考校未备,正衬多混,宽假之地,复不可知”。这一批评是中肯的。北曲订谱之难,首先在于分出正衬字。分出正衬后,句式就容易定了。句式,即此调共几句几韵、每句字数;句法,即每句的节奏,如七字句是上三下四还是上四下三,五字句是二三还是一四,等等,大致可以明了。如果正衬混乱,谱式肯定不够科学。“宽假之地”则指曲律中可以变通的地方,如平仄的变化、韵数的变化,乃至有增句增字、减句减字的情况等。所以造成曲调有正格、有变格。《太和正音谱》正是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上疏忽了。
  周维培的《曲谱研究》也批评《太和正音谱》简约粗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举例“品位不高”。确实如此。然而,《太和正音谱》是第一部宫调最全、曲调最多、构建比较完整的曲谱,对后世的曲谱研究有示范作用。也正因为是“第一部”,粗糙是难免的。朱权对订谱的复杂性理解不够,材料搜集不广泛,尤其是名家作品的欠缺,自然会造成品位不高的毛病;而订立格律,是要在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比较与归纳以后,才能定格。缺乏名家作品,更是失去了示范作用,这就造成《太和正音谱》粗糙的毛病。
  但是《太和正音谱》的影响深远,后世曲谱往往依照它的体例编订,也从其中汲取资料。即便是李玉的《北词广正谱》、吴梅的《南北词简谱》等有成就的曲谱,也都从中汲取材料。又如明代程明善的《啸余谱》收北曲谱一卷,就是取材于《太和正音谱》而成。范文若的《博山堂北曲谱》也是如此。清代的《钦定曲谱》,或称《曲谱》,是一部南北曲合谱。修订于康熙后期,所以又有人称它“康熙曲谱”,是王弈清、陈廷敬等人修订《钦定词谱》后,以余力修订的曲谱。共十二卷,前四卷为北曲谱。这部曲谱的北曲部分,受《太和正音谱》与《啸余谱》的影响很深,创新不多。因此也同样具有这两谱的毛病。
  直至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修订的《北词广正谱》(以下简称《广正谱》)面世,北曲才具有一部完备而比较精确的曲谱。《广正谱》卷首署名为“华亭徐于室原稿,茂苑钮少雅乐句,吴门李玄玉更定,长洲朱素臣同阅”。也就是说,李玉是在徐于室的《北词谱》原稿的基础上详加考订而成,共六宫十一调,即黄钟、正宫、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道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角调、高平调、商调、越调、双调。其中歇指、宫调、角调缺,则其提到的宫调实为十四调。曲牌四百多条。比起《太和正音谱》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曲谱来,《广正谱》编排比较科学,除以谱式为主体外,还列出套数格式、常用小令名、借宫情况,以及最后附录的“南戏北词正谬”,可以在此谱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北曲小令格律与带过曲、套曲的组成面貌。其最重要的是谱式分析精当,对每调正格的定式,选择恰当,变格的列举和解释也比较详备。例句在谱式中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句式、押韵、衬字、对仗等因素的示范作用。应该说,《广正谱》对例句的选择是精当的,能反映曲牌的基本面貌。这确实是一部严谨的著作,对后来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吴梅的《南北词简谱》等,都有较大影响。
  《广正谱》的版本,主要是文靖书院藏板,青莲书屋刊刻的《一笠庵北词广正谱》。但是这个版本刊刻错误不少。如错字,【东原乐】例句:“帘垂下户已扁”,“扁”字应是“扃”字,此字也符合韵脚。【侍香金童】例句中又将“士庶”作“士底”。《广正谱》是点了板的,这是它一大特点,向来为人所称赞。但是在刊刻中因此而出错,有时点了板却漏了断句。如【小梁州】的【幺篇换头】,第三、第四、第五句:“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句式为三三四,而《广正谱》只点板,没有断句和押韵,这就需要用别谱校对。又,注错韵部,如【红绣鞋】例句取自《天宝遗事》,押“齐微”韵,却误作“庚青”韵;大石调【蒙童儿】例句押“东钟”韵,却误作“家麻”韵。这样的刊刻错误虽说难免,但如不校正,会妨碍对格律的理解,而且也将以讹传讹。
  清乾隆年间出版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一部南北合谱,又兼文字谱与音乐谱,是典型的综合谱。这是清代继《钦定曲谱》后又一部官修曲谱。乾隆六年(1741),奉天子命,开“律吕正义馆”编书,由和硕庄亲王主持,乾隆九年(1744)书成。之后参加编书的周祥钰、邹金生、徐兴华等人又奉和硕庄亲王之命,联手编辑《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下简称《九宫大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完成。原存内府,在1923年,由古书流通处影印出版。吴梅为此还写了“叙”,称赞道:“自此书出,而词山曲海汇成大观。”这一评价还是中肯的。此前,南北合谱唯《钦定曲谱》。但正如吴梅所言:“《曲谱》虽南北咸备,实则袭取词隐(指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词谱》)、丹邱(指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之作,钞录成书而已。”自然与《九宫大成》比不得。《九宫大成》的影响确实很大,尤其在音乐上,如叶堂的《纳书盈曲谱》对此借鉴颇多。
  曲谱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吴梅说《九宫大成》:“南词则取《(南词)定律》,北词则间及《广正谱》,而又备载供奉法曲,冠南北各词之首。”《九宫大成》以宫调为序排列编辑。它对宫调的看法很有特点,为此作了“分配十二月令宫调总论”。简而言之,是以宫调配月令。譬如以仙吕配正月,中吕配二月等等。其中的道理,这里不必细说。就北曲而言,它的宫调大致与《北词广正谱》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此谱北词宫调为:仙吕、中吕、大石角调、越角调、高宫(即正宫)、小石角调、高大石角调、南吕、商角调、双角调、黄钟、平调,共十二调,配十二月,还有仙吕入双角调,是配闰月的。在取例方面,也很有特色。很大一部分是取当年文学侍从张文敏等人的内廷宴乐之词,如《月令承应》、《法宫奏雅》、《九九大庆》、《劝善金科》等。当然也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臧晋叔《元曲选》、《雍熙乐府》,还有明清传奇等,选例是比较广泛的。而它的工尺谱对于北曲来说很是难得。元曲的音乐已经是往者不可追了,但是至少可以在此了解已经昆曲化的北曲音乐。
虽然吴梅在总体上肯定了《九宫大成》,但对它的批评也不少,尤其在具体订谱方面。怎样订谱?《四库全书总目》在《钦定词谱》条中说:“词谱皆取唐宋旧词,以调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取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以注为‘可平可仄’。《啸余谱》以下皆以此法推究。”订曲谱同样也是这个方法。就是说,格律是考查作品、互作比较,然后求其一定的规律。而句、字最少者,应该是正格,或可称为定格,不然,则难以概括众多不同的词句。若遇有变化,就视作变格或变体。不过,变格不能变化过多,不然就成为另一曲牌了。《九宫大成》的毛病恰恰就在于变格太多,有的曲牌会有十几个“又一体”,叫人无所适从。吴梅在《南北词简谱》中常批评《九宫大成》变体太多,说:“别列一体,殊觉词费。”又如【醋葫芦】,《九宫大成》首二句有五字、六字的格式,其实分出衬字后是三字句。吴梅说:“《大成谱》此类甚多。”又在【山丹花】中说:“《大成谱》之不可信,盖即此等处也。”的确,这个毛病对文字谱来说,不太能容忍,因为文字谱是严谨的。反过来说,如果文字谱不严,则经过艺人点板定腔,再略有移易,曲牌格律将不复存在了。
  不过《九宫大成》还是一部音乐谱,所以对衬字的处理,有自己的原则。它在“凡例”中说:“体格、腔调既定,衬字自明也。遍考诸旧谱,俱限七字为句,无论文义,皆截为衬字,即不成文矣。今多留一二正字,全其文义,除去正文中间作读,章句益觉完美。”第一要考虑“腔调”,第二要考虑“文义”,这是它分别正衬的原则。显然,与文字谱订谱的原则不太一样了。又说:“元人曲中,多用方言俚语,每冠于正文之上,此即落板歉下之处。如【百字折桂令】……衬字倍于正文,诸如此类,拘之以理,难以合度。即勉增一二板度之,使其文句清楚,不致躲闪不迭,良为方便。见者勿谓其正衬不分。”这是申明在先,说明自己不是分不清正衬,而是曲调音乐的需要。
  虽然《九宫大成》有这样毛病,但它引用的例句多,而且清代的作品很多,若与《广正谱》相比较,更能看到北曲发展的轨迹。再者,因为兼及音乐谱,更贴近艺术实践,对于了解曲谱的历史演变和清代北曲的面貌,是有好处的。还有,它在对格式的分析中,常指出何是“古体”,何是“近体”、“时尚”,何是“诗余体”等,很有参考价值。散曲、剧曲自元至清,作者良多,作品浩瀚,曲调格律有所变化,是很合理的事情,指出当时最流行的曲调,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
  吴梅的《南北词简谱》又是一部集大成的曲谱,是南北合集的文字谱,共十卷。一至四卷为北曲,宫调为十二调,与《太和正音谱》同。与《广正谱》比较,缺道宫和高平调。共收北曲牌三百二十二条。吴梅通晓南北曲,又精通音乐,以十年精力完成这部力作,确实带有总结性。他自己对这部曲谱也非常重视,曾说:“往坊间所出版诸书,听其自生自灭可也,惟《南北谱》为治曲者必须,此则必待付刻者。”很明显,他认为治曲必须懂得曲谱,这是基础,他对这部曲谱的重视,正基于这种看法。
  吴梅词曲兼通、南北曲兼通、曲律与音乐兼通。这三个“兼通”造就了这部曲谱的学术价值。如果不是词曲兼通,不可能对格律有精到的分析,这是一个学者的学养的自然渗透。名为“简谱”,因此每调一格,但是对这一调、一格的分析,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力。对南北曲同调的曲牌作对比,对同调北曲不同的句式作解释,对不同曲谱的得失作比较,无不挥洒自如,中肯中綮。又由于他有着丰富的曲学知识和对戏曲发展史的系统理解,所以能纠正别谱的错误,而且对一些难以订谱的曲牌作出细致而准确的分析。如【梅花酒】,《广正谱》录九格,《九宫大成》录十三格,这么多的变格仍然纠缠不清,各谱往往极为纷纭。而吴梅对此仔细研究,订出谱格,指出首句应三字,某句上四字句不拘多少,某句上五字句也可增,某句六字不拘多少等,清清楚楚。他说:“学者细心按读元词,当无甚不合。”又因吴梅兼通戏曲音乐,所以常能指出曲调的音乐处理,如【集贤宾】,他指出此调皆用散板唱。又说商调曲皆缠绵低调,宜适生旦之口,若激昂慷慨之作,可取正宫、双调。又批评《长生殿·疑谶》一折,以老生唱此套“未免凿枘,不得不改用尺调,以迁就之,以致宫调凌乱”。凡此种种,都说明《南北词简谱》的成就。
  但是,《南北词简谱》是一调一格,所以对曲牌的复杂变化和其演变,不能充分反映。订谱过严,又缺少宽假的余地,有时反而会留下瑕疵。如【倘秀才】,吴谱末句作二字,并说末句必须仄煞。实际情况是,末句可二字、可四字,《九宫大成》一例末句五字,与上两句作五字鼎足对,可知末句字数可有变通。又此曲末句可仄煞,也可平煞,而且元人散曲此调用平煞者并不少。不过这些只是白璧微瑕,何况作者之意原是“简谱”,意在规范格律,防止变格多而容易造成混乱的可能。
  吴梅以后的曲谱,还有几部,在此不作介绍。要特意提出的是唐圭璋的《元人小令格律》。这一曲谱只涉及北曲小令的格律。共一百一十二章,订谱严谨,对曲调的句式、衬字、平仄、用韵、末句、对仗等都有详细分析。这是1949年以后的一部重要曲谱,而且除此以外,在中国大陆并无其他曲谱问世,倒是港台学者在这方面仍然有一些著作出版。
  以上对于曲谱的介绍,着重在格律方面,对于各谱的历史意义和文献方面的贡献等,并不涉及。曲谱之作,原是代代累积的成果,而且各谱书各有特点,也各有短长,将各谱的特色作比较,必然会对历代曲谱研究有更全面的理解,从而也能对北曲格律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书以李玉《北词广正谱》、周祥钰等《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吴梅《南北词简谱》、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罗忼烈《北小令文字谱》等五部重要曲谱作蓝本,互相比勘,以寻绎每一曲牌的格律,以及其格律在历史演变中的轨迹。

同调词曲的分析
  曲源自词,这是古代一些文人的说法,其实不全面,因为曲调的来源不止是词。这里且不用去讨论曲体如何形成这个问题,因为已经有无数论文论证过了。但是曲与词有渊源关系,是肯定的。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列出源于词调的曲调,共七十五调。其实,按照他的标准,还不止七十五调。他的标准是调名相同,而词调的“又名”实在太多,一时很难完全弄明白。不过以调名相同切入,来推测词曲关系,倒不是没有道理的。调名相同,或许词调音乐与曲调音乐有相通之处。有人说,词“逮南渡后,宫调失传,而词学亦渐紊矣”(《御制词谱序》)。似乎词的音乐在南宋就已经几近消亡。
  或许乐谱会失传,乐曲却不会瞬间消亡,有生命力的乐曲总会长久流传在民间。有些词曲音乐直到元代还有流传。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说:“近出所谓大乐: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苏东坡《念奴娇》、辛稼轩《摸鱼子》、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霖铃》、吴彦高《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伯坚《石州慢》、张子野《天仙子》也。”那么,至少有十种词调元代还在传唱。又说:“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这些乐调也都是词调。可见词的音乐在元代尚有流传,而且已经被尊为“大乐”,估计在大场合下才唱,民间则唱“叶儿”小令了。不过这些词调很可能已经有些变化,“凡唱曲有地所”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说明词调在流传时,已受当地的民歌音乐的影响,带有地方性了。总之,金元时兴起的北曲音乐,受词乐的影响是可以肯定的。从文字谱的角度来考查,部分曲牌与词牌格律相同,或许音乐上也有相通之处;调名同而格律不同,或许原本有音乐上的渊源,后来曲调有所演变,致使格律随之变化。这样的推断是能成立的。因此,王国维以调名相同来确定词与曲的关系,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七十五曲调与词调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可以分作以下几种情况。一、仅是调名相同,格律全不同,如【三台印】、【应天长】、【金盏子】等。二、名虽不同,其实却同,如曲调【归塞北】其实与词调《望江南》同,不过一般只用一段,偶尔有幺篇,即词的后段。又如曲调【落梅风】即词调《捣练子》,名异而其实同,只是有小异,即韵数不同,而且平仄通叶。三、曲调有两个名字,都可与词调名对应,而异同却不一样。如曲调【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词调也有这两调。而词调的《子夜歌》与曲调不同;词调《菩萨蛮》,却与曲调同。但是曲调只用一段。四、词与曲大体同,有小异,如词、曲皆有【醉春风】,二者同而小异;曲【一半儿】与词《忆王孙》同,末句小异,杨慎《词林万选》说末句只多两“儿”字作衬字。五、词调与曲调同,实际上是曲调沿用词调,如【人月圆】、【太常引】、【忆秦娥】、【菩萨蛮】等,但是曲调常用词调的一段,有时叶韵有不同。六、曲调与词调的正体不同,却与词调的变体同。七、金元间新创或自创的曲调,常与词交叉。词曲的复杂关系大致分为以上七种。
  对于词与曲的关系,两部重要的词谱:万树的《词律》与《钦定词谱》,两者看法很不一样。《词律》界定严格,《词律·发凡》中辨之甚详。在“促拍丑奴儿”条中也说:“本谱与【干荷叶】、【后庭花】、【平湖乐】等,实系北曲,概不收入,以与词相混,故不存【青杏儿】名目。”《钦定词谱》却不同,《词谱凡例》中说:“至元人小令,略仿《词林万选》之例,取其尤雅者,非以曲混词也。”这些话倒像是专门回答《词律》的。至于“尤雅者”的标准,虽然有他们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词林万选》的看法却有很大影响。然而也不止是《词林万选》以曲入词书,如《花草粹编》、《词品》、《词综》、《历代诗余》等书,也有收入曲调的情况。
  如果按照《词律》的做法,事情会简单得多,正如万树说的,曲的格律有曲谱解决。但是,天下的事情总是不那么简单,曲与词既然有渊源,就会纠缠在一起。上述七种情况,前四种比较简单,从第五种起就有些复杂了。让我们比较细致地分析第五、第六、第七种情况。
  第五种,曲调与词调同,或同中有小异,但在曲调沿用了词调以后,就会向曲的格律特点倾斜。如【人月圆】,一般说来都遵守词律,但是元代后期重要作家张可久的小令【人月圆】“松风十里云门路”却有变化,增加了韵,为八韵(词为四韵),而且平仄通叶(词为平韵)。他所作【人月圆】共十四首,好几首都增韵,那是因为曲韵可密的缘故。张可久是元代后期作家中比较讲究格律的人,连他都有这样的变动,何况他人!又如《忆王孙》,词调有单调和双调,单调与曲调同(曲调的叶韵可以变化),双调的词与曲调不同。来看看单调的情况。《钦定词谱》录两体,一为秦观作品,另一为白朴作品,秦词五平韵,白朴曲却有一仄韵,就变成平仄通叶了。变化更多的是套曲,一旦词调入套曲,大部分都会有衬字。如【风入松】,用在小令时与词牌同,用入套曲时就有变化。白朴的杂剧《梧桐雨》中,此调就少一句,而且还有衬字。
  更为复杂的是【青杏儿】。北曲小石调【青杏儿】与大石调【青杏子】同。词谱中此调却有不同调名。万树《词律》有《促拍丑奴儿》词牌,说:“此调赵长卿名为《青杏儿》,今北曲小石调【青杏儿】即此调。”而《钦定词谱》与《词律》不同,认为此词调名为《摊破南乡子》,同样也说赵长卿词与曲调【青杏儿】同。这
  表明两部词谱的不同订谱标准;同时也反映了《青杏儿》词牌在实际运用时的复杂情况。总之,曲调与词调名不同而实际相同。词调有前后段,曲调有幺篇,也似词调有前后段一般。而在用法上,小令可有幺篇,入套曲时却只用一段。作小令时用【小石调】,而作套曲时则用【大石调】。
  第六种,曲调与词调的正体不同,却与词调的变体同。如词调《月上海棠》,正体与曲调不同;其变体中段成己词“酒杯何似浮名好”的前段,格式却与曲牌同(曲调只用一段)。《钦定词谱》解释说:“此词前段第二句及第四句,较前词(指正体)俱少一字,元曲也有照此填者,故也采录,以备一体。”又如词调《女冠子》有小令与长调。小令起于温庭筠,与曲调【女冠子】不同,而长调中周美成词,其前段与曲调同,后段却又与曲调的幺篇不同。又如【夜行船】是常用曲牌,《钦定词谱》此词调正体是欧阳修词,与北曲不同;变体中,赵长卿的一首词与北曲格式同,为《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此调蓝本;赵长卿另一首词又为《中原音韵》此调蓝本。虽然如此,曲牌更为自由,韵可增,句字可变化,《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还有增句格,原四字两句可增至四字四句。
  第七种更为难以断定。像【干荷叶】,《钦定词谱》虽收此条,却明说“此亦元人小令,平仄互叶”,“此曲系刘秉忠自度曲”。所以此调是北曲小令,自然可以肯定。但如王恽的【平湖乐】,又名【小桃红】却有些界线不清了。《钦定词谱》将这首作品分为前后两段;又录张可久【小桃红】作品一首,也分为两段。不论是【小桃红】,还是【平湖乐】,曲牌中都不分前后段,《钦定词谱》分成前后两段,分明是将它们作为词调对待。说起来这么做还是有根据的,因为《秋涧乐府》、《历代诗余》、《词综》都收此曲调,也都分为前后两段,作为词调对待。然而【小桃红】是常用曲调,不分前后段,可有衬字,变格也多。以词调格式来规范这些曲调,是行不通的。所以,万树《词律》不收【平湖乐】,当然也更不收【小桃红】。
  又如【骤雨打新荷】,又名【小圣乐】,是元好问自创的曲调。元初很流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曾记载卢挚、赵孟等人在万柳堂宴饮,乐妓唱【小圣乐】的事情。有些词谱就将它收作词调。又如【黑漆弩】,即【鹦鹉曲】。《钦定词谱》收了【鹦鹉曲】,说:“此亦元人小令,采以备体。”但是唐圭璋《全金元词》却将【鹦鹉曲】与【黑漆弩】全都当做词调,收进很多作品。原因在于马致远曾作【黑漆弩】,以和宋人田不伐同调作品。而田不伐作品已不传,因此词牌【黑漆弩】其实也已经佚失。唐圭璋自然是认为卢挚的作品保留了这个词牌的格律,因此不但将【黑漆弩】收作词,连【鹦鹉曲】也视作词调。总之,曲与词的关系固然需要细细分析,但肯定有相互重叠、难分难解的情况。《全金元词》中收了不少元曲,就折射出这种复杂性。当然,既然要“全”,涉及的面就要“广”,《全金元词》的做法,有他的考虑,也有一定合理性。
  通过对这七种同名词曲的分析,可以有以下推论:第一,曲因袭词名,必有原因,最大可能是曲的音乐最初与词乐有某种关联。但音乐是会变化的,名同而格律不同的情况,很可能是曲调变化引起格律变化。第二,曲调格律与词同,或有一些小差异。从音乐来看,曲乐与词乐应该是有不同的,但也可能有些词调被曲调继承,或也发生些小变化,而这种变化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但从文字谱的角度来看,曲律继承了词律,这一类曲与词的承袭关系最为密切。虽然如此,曲有自己的体格,也有自己的发展变化的轨迹,曲牌即使出自词牌,但在沿用的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向曲的特殊的格式转化,如韵密、三声通叶、增句、加衬字等。尤其在套曲中变异更多,就如上面所举《梧桐雨》的例子一样。第三,词的格律并非一成不变。词律的正体往往是最早的体格,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家的创作难免会有些创新,于是同调词的格律就有了变化,所以词谱与曲谱一样,有不少“又一体”。曲调对词调的继承,是有选择的,这就造成以上第六种情况。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即这些被继承的词调“又一体”,可能是金元时期最广为流传的词作品。

词曲格律的异与同
  词曲之间的渊源关系是肯定的。如果看得远一些,从我国诗歌的流变来看,也可以说词曲同源,都是古代乐府的流变。这是纵向的渊源。如果从横向来看,金元时的“胡乐”和当时北方的民歌、说唱艺术也同时影响了曲体的形成。这就使得同源的词、曲,有不同的文体风格与音乐风格。
  最初的“词”与曲一样,是有音乐载体的。但词乐已经几乎消亡。从宫调来看,现在可以知道,词乐原来有七宫十二调(见张炎《词源》);而据《北词广正谱》,北曲是六宫十一调,较词的宫调要少。然而现存的词调归属于哪宫哪调,已经很难推寻。宋人的词集有些是依照宫调编排的,如柳永的《乐章集》、张先的《张子野集》;有些词集也有注明宫调的,却未能将全部词调覆盖。因此词谱编辑的序列,不能归于宫调,而只能以词调字数的多少排列先后。无论万树《词律》还是《钦定词谱》,都是这么做的。这对熟悉词调的人来说,也许还过得去,不过还是有人将万树《词律》的目录,按诗韵的序列重新排列了一遍。这对古人来说,方便了不少。可是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不方便。再说音乐,词乐久已不传。明王骥德《曲律》卷四说,他曾见到一部文渊阁所藏刻本《乐府大全》,又名《乐府浑成》,乃是宋元时的词谱,可惜并没有传世。幸好有姜白石的自度声腔保留了下来,虽节奏不可知,还能窥其一斑。据俞平伯说:“盖一字一音而又颇拗涩,与曲谱之绵长流利迥异也。”(《论诗词曲杂著·词曲同异浅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但俞平伯也只是就南曲的音乐而言,其实,元曲的音乐也已经渐渐消亡,或者说,渐渐向南曲演化了,现存的北曲音乐已经昆曲化了。
  再说文体风格。王骥德《曲律·杂论》说:“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无不可也。故谓,快人情者,要毋过于曲也。”他的意思是,曲的风格,其一是语言通俗,其二是文风直白,情感宣泄痛快淋漓。俞平伯说:“词静而敛,曲动而放;词纵故深,曲横故广。”(引文同上)词“敛”和“深”,说明词的表现方式是曲折隐晦,意味隽永;而曲的表现方式却是直率而内容广泛。这是词曲风格的主要差异,当然还可以再深入探讨,不过这不是本书目的。明白词曲风格的不同,是为了探索词曲在体格上的异同。曲在用语上的通俗化和表达方式的直白化,加之长短句的形式,就有可能发生散文化的倾向,这就需要在文体上加以约束,那就是用格律来规范。例如叶韵、衬字、对仗等,都是对作为诗歌形式的曲体的限制。
  曲有衬字,这可以说是对曲体多用俗语、口语而可能产生的散文化的一种节奏和音乐上的限制。北曲是“死腔活板”的情况,可增板。因此,衬字可以在文字格律的句式外存在,而无损于曲牌格律的完整。从乐曲来看,衬字只是增板,在增衬字处,肯定比正字节奏快。虽是增板,但仍然在乐曲的音调、节奏中受控制,反而能使乐调有表现的张力。曲的衬字,既保证了语言通俗的特色,又创立了曲不同于诗词的文体风格。如:“休争闲气,都只是南柯梦里。”加了“都只是”三衬字,就有了生活气息。所以从另一面看,也可以说衬字突破了格律的框框,保证了曲体生动活泼的风格。更值得注意的是,语言通俗、生活化,使它不仅能抒情,而且能叙事,能表达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适合代言体的戏剧使用,使得元杂剧有了一种合适的、有充分表现力的音乐载体。
  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不提倡用衬字,是因为他比较看重小令,尤其是格律严谨的小令,如与词同调的小令,一般都不用衬字。但是在套曲中,尤其在剧套中,衬字是必不可少的。衬字一般是副词、代词、语气词等与词句的中心意思关系不很密切的字或词,去掉衬字不妨碍词义的表达。衬字通常加在句首,也可在句中,但绝不能加在句尾,否则不仅破坏了句子结构,而且在音乐上也是行不通的——没法唱了。衬字字数多少不定,从一两个字到十几个字不等。而在套曲中,衬字的用法往往突破常例。最突出的例子是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中,衬字可达二十字之多:
  我正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炒不爆捶不扁打不碎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用了五个短句作衬字,远超过正字。小令中也有特例,如白无咎著名的【百字折桂令】,把原来正格四十八字的曲牌,用衬字扩展到一百字。与此相同的例子还有王和卿的【百字知秋令】,从三十九字扩展到一百字。这是散曲作家的逞才之作,没有充沛的才力,也不敢这样做。这样的作品不仅诵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唱起来必然有张有弛,板式变化多样,充分表现曲的特殊风格。
在杂剧中,情况又有不同,加衬字往往是人物对话的需要。对话要生活化、要与情景契合,要表达人物个性和情感,不加衬字很难做到。如:
  亏你也用工描,却不见无心草。好门庭倒大来惹人笑。我将着紫香囊待走向夫人行告,女孩儿甚为作。(元郑光祖杂剧《梅香》【喜秋风】)
又如:
  我单道着你,你休笑我秽,我这里面倒干净似你。(元孔文卿杂剧《东窗事犯》【醉春风】)
这三个正字加上衬字,变得非常有力量。假如没有这些衬字,对话不会那样生活化,甚至无法让对话进行下去。杂剧中还有一些套曲是人物的抒情唱段,又会怎样处理呢?确实,一些唱段衬字较少,但很多抒发感情的唱段也会加衬字,如:
  懊恼,喑约。惊我来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檐间玉马,架上金鸡,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枝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元白朴杂剧《梧桐雨》【蛮姑儿】)
这段唱词加了衬字是不是更有感情色彩了?因此,衬字不仅是音律的需要,也是造成“曲”体风格的重要因素。
  词有没有衬字?这是个不确定的问题。有人认为词调的“又一体”其实是因为有衬字的缘故。这个看法也许绝对了些,却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有的“又一体”确实是由于衬字的缘故,如敦煌的曲子词就有衬字。关于这方面,还发生过一段公案。《钦定词谱》卷十三,《唐多令》词调,正体是刘过词,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其“又一体”吴文英词,为六十一字,因为第三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多一字。《钦定词谱》认为“也”字是衬字,《词统》将“纵”字作衬字。衬字不同使句法不同,一为上三下四句法,一为上四下三句法。这倒没有关系。然而万树《词律》却否认有衬字,以为“也”字“误多”,说:“梦窗一首第三句误刻。……衬之一说,不知从何来。词何得有衬乎?……愚谓‘也’字必是误多无疑。即不然,亦竟依其体而填之,不可立衬字一说,以混词格也。”但是,周密的同调词,前后段第三句皆是八字,多出的一字也应为衬字。杜文澜《词律校勘》也说此调第三句八字者颇多。也就是说,这一句可七字,可八字,并不是“误多”。以此可见词有无衬字各有各的看法,不过一口咬定说词无衬字,未免武断。
  关于对仗。近体诗的对偶,很有规律,因为字数和平仄也有一定之规。词是长短句,句式变化不同,使得对偶不同于近体诗。词的对偶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逢双可对,即两句相联而字数相同,可对偶,但也可以不对。如三字句:“肝胆洞,毛发耸。”(贺铸《六州歌头》)四字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秦观《满庭芳》)五字句:“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兴。”(张孝祥《水调歌头》)六字句:“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苏轼《西江月》)七字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二、词的偶句不必像近体诗那样平仄相对。三、词中有不对称偶句,主要在五字句与四字句相联的句式中,但五字句必须是一四句法,也即第一字可相对独立,后四字对偶。如:“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总之,虽然是长短句,叶韵的主要方式还是两句对偶。自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对偶方式,如“独木桥”体等,但其基本形式是逢双可对。
  曲同样也是长短句,但对偶方式要比词丰富得多。据《中原音韵》,北曲对偶有这样几种: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而《太和正音谱》的对式是:合璧对、连璧对、鼎足对(俗称三枪)、联珠对、隔句对等。把这两个系列综合起来分析,可有以下几种对式。
  合璧对,即两句对,这是最常见的形式。
  联璧对,即四句对。如:“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元周德清【塞鸿秋】)
  三句对,又称鼎足对,或称“三枪”,也即《中原音韵》的救尾对——如果末句稍弱,以此法救之,称为“救尾对”。其实三句对是常用的对偶方式,不仅仅用在尾句。如:“粼粼秋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元张可久【人月圆】)是用在尾的例子。又如:“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元虞集小令【折桂令】)是用在中间的例子。又,吴梅把三句对也称为“扇面对”。
  联珠对,多句对偶。如:“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麯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元白朴小令【寄生草】)首二句对偶,后三句鼎足对,末二句也对偶。
  隔句对,即《正音谱》说的“长短句对”,也即《中原音韵》说的“扇面对”。如:“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深庭院,杜鹃啼时夜月空。”(元李好古散套中【驻马听】曲)关于扇面对,似乎不是曲体首用。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记载,苕溪渔隐曰:“律诗有扇对格,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又,唐人绝句亦用此格,如:‘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么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之类是也。”接下去还记载了苏轼的隔句对例子。不同的是,曲体隔句对,常是长短句形式,这也是曲体的独特的对偶方式。
  重叠对,即第一、第二句对,第四、第五句对,第一、第二、第三句又和第四、第五、第六句对。如:“两家局安营地,施计谋,似挑军对垒;等破绽,用心机,色儿似飞沙走石。”(元周德清散套之【鬼三台】)
  多样的对偶形式使节奏和美,并在句式参差多变中,具有整体和谐的感觉。这也是避免散文化的一种手段。
  句法,是指一句中的结构和节奏。近体诗基本上是两字一节,七字句可以是二二三句法,或是四三句法,五字句基本上是二三句法。词是长短句,句法就比较灵活而多样。《四库全书总目》卷二《词曲类存目·词律》说:“其最入微者,以为旧谱不分句读,往往据平仄混填。(万)树则谓七字有上三下四句,如《唐多令》‘燕辞归客尚淹留’之类。五字有上一下四句,如《桂华明》‘遇广寒宫女’之类。四字有横担之句(一二一句法),如《风流子》‘倚栏杆处’、‘上琴台去’之类。”这说明万树订词谱是很严谨的,词句不仅要看平仄、叶韵,还讲究句子结构,不然,也会出现“混填”的现象。
万树《词律·发凡》对词的句法分析甚详,说:“词中惟五言、七言句最易混乱。”这是因为词人往往以诗句的句法来对待词句。所以他指出七言有上三下四,五言有上一下四句法,这是有别于近体诗的地方,所以被《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最入微者”,也对词人填词很有帮助。除五言、七言以外,他还指出“有六字、八字语气折下者”,即六字折腰句(三三句法)和八字折腰句(四四句法)。一般来说,六字句往往是二二二句法,王力《汉语诗律学》说,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延长,是在四字句上加一节,而不是五字句上加一字。因此“三三”句法就显得特别。八字句就比较复杂了,八字句一般说来是三五句法,但也有四四、二六等句法。四字句一般说来是二二句法,而“横担”句法(一二一)则较二二句法为少。一字句至三字句的句法,因字数少,显得比较简单。但唐圭璋、吴熊和在《读词常识》(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指出,词中有一字作领字的方式。领字往往是虚字,且大都是去声字。一五句法的第一字即是领字。还指出一字能领单句的,如:“对长亭晚”(四字句)、“登故垒荒凉”(五字句)、“怅客里光阴虚度”(七字句)等等。也有领偶句的,如:“对宿烟收,春禽静”,这种领字词句的形式,并不少见,也值得注意。词的句子还有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的,这里就不论了。
  曲的句法与词差不多。七字句如:“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骖,停骖看山市晴岚。”前一句七字句是四三句法,后一句七字句是三四句法。又如:“拣山林好处居,盖草舍茅庐;引岩泉入圃渠,浇野菜山蔬。”是六字折腰句与一四句法的五字句。又如:“紫塞冒风沙,区区两鬓生华。”是二三句法的五字句与二二二句法的六字句。这些与词的句法是一样的。不过曲的句法没有词多样,如四字“横担”句法就少见,而八字句以上的句子也较少。但是,曲有特殊的“定格”,如“一半儿”、“也么哥”等词组,可以作为“定格”组进句中。而曲中又常有叠句、排句、增句等,较词的句法更为灵活多变。
  曲的音韵。曲韵与词韵不同。但是,严格说来,在很长时间里,词并没有专门的韵书。《四库全书总目》卷二《词曲类存目·中原音韵》说:“唐无词韵,凡词韵与诗皆同。唐初《回波》诸篇、唐宋《花间》一集,可覆按也,其法密于宋。渐也有以入代平,以上代平诸例。而三百年作者如云,亦无词韵,间或参以方言,但取歌者顺吻,听者悦耳而已矣。”可见词守诗韵,却又无法全遵诗韵,因为语言在变化发展,而词在当时是由乐妓歌唱的,自然守不住古韵。宋元时,也有人编写过词韵,却没有传流下来。到了清代,学者们依照历代词作的用韵情况,编了几部词韵,如沈谦《词韵略》、胡文焕《会文堂词韵》、李渔《笠翁词韵》等等,其中以戈载《词林正韵》影响最大。
  元代因长期南北相隔,一旦统一,“五方言语,又复不类,吴楚伤于轻浮,燕冀失于重浊,秦陇去声为入,梁益平声似去”(虞集《中原音韵·序》)。曲作家面对这样的语言情况,音韵杂乱可想而知。这就是《中原音韵》问世的必然性。周德清总结了中原一带语音的变化,并对前贤曲作的曲韵,作了梳理归纳,加以规范化而著《中原音韵》。此后,北曲用韵必遵《中原音韵》。之后,卓从之编《中州音韵》,与《中原音韵》并没有什么不同,有人以为是抄袭周作。
  但是,《中原音韵》不是没有瑕疵,历来对它的诟病也不少。王骥德《曲律·论韵第七》就说:“德清浅士,韵中略疏数语,辄已文理不通。其所谓韵,不过杂采元前贤词曲,掇拾成编,非真有晰于五声七音之旨,辨于诸子百氏之奥也。”他说得也有道理,周德清对古韵或许真的没有认真研究过,然而他的功劳恰恰就在于对当时的语言归纳分析后,订出一部实用的韵书。还是《四库全书总目》比较公允,既指出它的疏误,又肯定它的必然性和实用性,说:“至元而中原一统,北曲盛行。既已别立专门,自宜各为一谱,此亦理势之自然。德清乃以后来变例,据一时以排千古,其傎殊甚。观其‘瑟’注音‘史’,‘塞’注音‘死’,今日四海之内,宁有此音?不又将执以排德清哉?然德清轻诋古书,所见虽谬,而所定之谱,则至今为北曲之准绳,或以变乱古法诋之,是又不知乐府之韵,本于韵外别行矣。”不管《中原音韵》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北曲盛行,已经“别立专门”了,另订韵书是必然的。“杂采元前贤词曲”恰恰是可行的方法。而它也一直是北曲音韵的准绳,至今不变,所以功劳不小。而且我们还应该感谢它,因为它把韵字归纳成十九个韵部,易于掌握,省去多少麻烦。
  近体诗押韵有一定之规,而且以用平韵为原则。词用韵与近体诗不同,可用仄韵,每个词调用平韵或仄韵是不可移易的。王力《汉语诗律学》说:“唐、五代因诗变词未久,所以平韵多于仄韵;及至宋朝以后,渐渐地,仄韵多于平韵。”词可转韵,一首中平韵可以转成仄韵,还可以交替转换。但是平转仄或仄转平,是要换韵部的。如《菩萨蛮》:
  秋风乍起梧桐落(仄韵),蛩吟唧唧添萧索(仄韵)。欹正背灯眠(平韵),月和残梦圆(平韵)。(朱敦儒,只用前段)
又如《清平乐》,前段四仄韵,后段三平韵,也是转韵。转韵可多至四韵,如《昭君怨》是四换头:
  一曲云和松响(仄韵),多少离愁心上(仄韵)。寂寞掩屏帷(平韵),泪沾衣(平韵)。最是销魂处(换仄韵),夜夜绮窗风雨(仄韵)。风雨伴愁眠(换平韵),夜如年(平韵)。(蔡伸)
可以看到,前段的仄韵、平韵,与后段的仄韵、平韵都换了韵部。还有交替转韵的情况。如《西江月》:
  月映长江秋水(仄韵),分明冷浸星河(平韵)。浅沙汀上白云多(平韵),雪散几丛芦苇(仄韵)。(欧阳炯)
第一句与末句仄韵,中间两句是平韵。这是前段,后段同。如果再细细分析,转韵的情况还要丰富多彩,此不细论。此外,词也有平仄通叶的情况。
  曲韵与词韵不同。其一,与词韵相比,曲韵密。有的曲调甚至可以每句韵,如【一半儿】、【大德歌】等都是每句韵,数量还不在少数。有的曲牌还可以增韵。还有,句中可以有暗韵,如“都输于他(暗韵)沉李浮瓜(韵)”、“月朗风清(暗韵)恰二更(韵)”等,甚至一句中有三韵,称为“短柱体”,如“銮舆(暗韵)三顾(暗韵)茅庐(韵)”(虞集小令【折桂令】)。
  其二,曲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即使是多支曲连缀而成的长套,长达十几个曲牌,几十个韵字,也只用一个韵部。不过韵字可以重复使用,也算是一种宽贷之法。然而才力虽丰,也会受韵字的限制,所以作长套时,需要挑选韵字多的韵部,才能应付。
  其三,曲平仄通叶,又称“三声叶”,即一个韵部的字,不管是平声还是仄声,可以通叶。词韵也有平仄通叶的情况,这是因为曲与词都继承了古乐府的押韵方式。但是词的“三声韵”(有时甚至四声叶)只是它几种押韵方式中的一种,而曲是作为一种固定的格律来确立的。这种叶韵方式,与曲的一韵到底的方式密切相关。一韵如果全是平韵或全是仄韵,就太单调了,而且,可能韵字还不够用呢!不过,同是三声韵,曲与词也有不同,因为曲韵是入声派入三声,则平仄通叶就意味着四声通叶,词四声叶就比较特殊了。而《钦定词谱》则常以三声叶作为是否是曲的衡量标准之一,如对于【喜春来】、【干荷叶】,《钦定词谱》说:“此亦元人小令,平仄互叶者。”又如对于【平湖乐】,《钦定词谱》说:“此金人小令,犹遵古韵,以本部平上去三声叶者,若元词此调,则依《中原音韵》,平上去入四声,别部北音,无不叶矣。词与曲之分,正于此辨之。”
  其四,曲重视末句的平仄。词对于句末的平仄,也很重视,有时不可移易。而曲对于末句,尤为重视,俗称“诗头曲尾”,可见曲尾的重要。因此,凡有好句,尽量用在末句。尤其最后是平煞还是仄煞,十分讲究。“平”指的是阴平、阳平;“仄”指的是上声、去声。曲韵特别注重上声、去声的用法,该用上声,不能用去声,反之亦然。仄声连用时,或“上去”,或“去上”,皆可。“上上”或“去去”,一般不能用。原因很简单:不好唱,唱起来不中听。《中原音韵》特别列出了末句平仄格式,从二字句到七字句,共二十三格,牵涉到曲调六十九调。对这些格式,最好不要违反。不过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提到,末句七言的平仄格式,第一字往往可以不论。
  关于词与曲的平仄,太过复杂,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明的,本书不能详论,只好付之阙如。
  词曲格律都是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体风格的体现。同时,各自也有发展演变的过程。词与曲皆从民间歌谣发展而来,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却有不同。词渐渐雅化,成为文人化的又一种诗体。音乐渐亡,音律慢慢不可循其迹,唯有词律尚存,而词律原本应该是受音律规范的。也就是说,词变成文人依格律填写的诗体了。曲与词一样,也必定会走上雅化的道路,但是,曲产生的年代,已是通俗文学十分发达的年代,受通俗文学的影响很深,在“雅化”的道路上,也不可能摆脱俗文学的影响。如词与曲,同是从单调的小令向复杂的长调演化:词变而有中调、长调;曲则将小令叠加,而有带过曲、套曲——这正是受说唱文学,尤其是诸宫调影响的结果。又如语言,虽同有雅化的走向,但曲毕竟仍然保留了通俗的口语,而词则愈趋愈文。
  格律在文体上的体现,可从两个方面来考查。第一,文体的功能。词曲起初都是抒情的小令,却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不管是小令、中调、长调,词一以贯之,是抒情的诗歌形式。而曲,尽管是以抒情为主的散曲,也出现了功能的多样化。如讽刺调笑(马致远《借马》、睢景臣《高祖还乡》),叙事(关汉卿《崔张十六事》,王晔、朱凯《双渐小卿问答》),甚至有说帖式的作品(刘致《上高监司》)。更何况套曲又是杂剧作为一种歌舞剧的音乐载体,我们称之为剧套。这与词是很不相同的。功能的多样化,自然会反映在曲的格律上。如衬字,尽管对词是否有衬字,有不同看法,但词即使有衬字,必定是无关其总体内容与风格的虚字,而且字数不多。而北曲的衬字却是其文体风格的组成部分,也是北杂剧一人主唱形式的需要,因为剧套中要插入对话和表演,同时还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不可能没有衬字。同样,曲韵密也是北曲音乐的特色与曲的功能多样化有密切关系。
  第二,从词曲的文体风格来考查。词既然是抒情的诗歌体裁,不妨与曲的抒情类作品比较。词的抒情,是立意在先,情在言外,常寄情于一事一物之中。欲说还休,反复缠绵。而曲的抒情方式是倾诉,常常是一股脑儿地、一泻无余地宣泄。因此曲有那么多的对偶方式,又有排句、叠句,还可增句,为的就是强调自己的情感。词却不用这样强调,对偶也不是“逢双必对”。它只是轻轻地用长短不同的句子抒写,让读者去体验言外之情,去追寻幽深的情感奥秘,甚至是渺渺茫茫的一种感觉。
  有人以为曲的格律严格过于诗词,其实也有宽假的地方,不然,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变格?应该懂得格律,也不必把格律神秘化。对此,清代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文学·词曲》说得好:“余自小好填词,时穷音律。所编诸剧,未尝不取古法,亦未尝全取古法。”又说:“毋失古法,而不为古法所拘;欲求古法,而不期古法自备。”对于曲律,也应这样:要懂得曲律,而眼光又要在曲律之上,这是一种最自然的方法。
  本书之作是因为深感今人对曲的格律的忽视,这种忽视会影响人们对曲的深层理解。也因为曲谱一般都是线装书,有的甚至归入善本书库,查阅不便。很想为有志于曲律研究和创作的人提供方便。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杨镰教授和李梅教授的鼓励,深表感谢。还要感谢我文学所的任红女士,在制作附录(一)《〈中原音韵〉入声字表》时,给予很大帮助。
  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项目。
凡例

  本书属曲谱类参考书。自金元以来,广为人们喜爱的北曲,留下数量繁多的散曲、戏剧作品,从来有“词山曲海”之称。同时这一特殊的文体形式也引起文人学士的注意。自周德清《中原音韵·定格》以来,曲谱之作,陆续问世,为研究和创作提供范式。由于大部分曲谱都是线装书,不但得来不易,且查阅也不方便。加之各谱皆秉作者各人的学养和对曲律的理解而作,时有异见,读者未必能有精力一一比勘。本书的宗旨是为爱曲、学曲、研究曲、有志于创作曲的人,提供一部比较方便的、经过比勘的参考书。
  曲分南北,本书只涉及北曲。曲谱又大致分为文字谱、音乐谱与综合谱。最早的文字谱,当为《中原音韵·定格》,以及稍后的《太和正音谱》。文字谱,也就是作家创作时,必须遵循的每个曲牌的格律。文字谱的格律要比音乐谱更为严格,这是非常必要的。作家的作品经过师傅点板、定谱,再到演员的演出,谱式有可能发生变化。如果第一步就不严谨,后两步岂不更乱了阵脚?
  本书名为“举要”,其“要”,首先是选择比勘的范本。本书以李玉《北词广正谱》、周祥钰等人《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吴梅《南北词简谱》为范本,尤以《北词广正谱》为主,因《北词广正谱》订格严谨,格律诠释恰当,为历来学者称道,吴梅《南北词简谱》对此谱也借鉴颇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帙浩大,不但包涵南北曲两个体系,而且兼及文字、音乐两类曲谱的内容,是一种综合谱。然而以文字谱的标准来衡量,变体多,正衬不明,却显芜杂,吴梅屡有批评。但因为它兼及音乐谱,更贴近艺术实践,往往能反映北曲的演变,常能指出何是古体,何是“时尚”,颇有参考价值。吴梅精通南北曲,也深谙戏曲音乐,其《南北词简谱》考订精确,对一些难订格律的曲谱,尤其着意循其迹而发现一定的规律,考校详尽。只是订谱过严,一调仅一格,不利于反映曲律的变化。今以此三谱比勘,以免去读者翻检之劳。
  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罗忼烈《北小令文字谱》二种曲谱,对北曲小令的句式、平仄、用韵等考订相当精确,本书在涉及小令的格律时,也引用他们的见解。此外若《中原音韵》、《太和正音谱》也适当顾及。
  曲源于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曲“出于唐宋词者七十有五”(按,其实不止七十五调)。本书对于词曲渊源也作了考校。所用典籍为《钦定词谱》与万树《词律》。这两部词谱对曲的态度,全然不同。《词律》于词、曲两体界定甚严,以免词曲相混。而《钦定词谱》则明言,也收元人小令中“尤雅者”,“非以曲混词也”。在曲与词格律相同或相似的条目中,分析详备。因此本书主要采用《钦定词谱》,有时也涉及《词律》。
  本书编排以曲牌第一字的笔画为序。视《词律》、《钦定词谱》体例,是以字数多少为序,谓“字少居前,字多居后”(《词律》)。而曲谱,自《中原音韵·定格》以来,都是按宫调作编排。这是因为词调“逮南渡后,宫调失传”(《御制词谱序》),自然不能像曲谱那样,以宫调作为序次。但是以宫调为序的编辑原则,并不适合现代人的习惯;况且,熟悉宫调的人未必很多。为方便查检,像辞典那样,以曲牌笔画为序,而在每一曲牌起首注明宫调,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做法。
  本书内容,以单个曲牌的格律为主,共收四百零一条。首先,每个曲牌注明宫调、别名、句式、句数、韵数。其次,举例句为范式,体现其句法(每句字数、句子结构)、平仄、用韵等情况,并注明例句出处。再次,对例句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如例句韵脚属何韵部、叶韵或不叶处有何特殊情况、末句如何收煞以及对偶等。曲有第二段,则注明【幺篇】,如与上篇有不同处,则为【幺篇换头】。如此调有变格,则说明变化情况,如有数体变格则加以分析归纳。曲调与词调有某种关联时,则引用词谱,作出比较。如曲调与词调相同,则更应说明曲调在应用时,是否有不同处,有没有发展变化。
  每一曲牌首先录用《北词广正谱》的格式、例句,其后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与《南北词简谱》相互比较、补充。因《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变体很多,有时多达八九体,往往是正字多衬字少,正衬分析不同的原因造成格式有差异,而作“另一体”。遇到这种情况,则作必要的归纳或删略。但也注意对它变格应用情况的叙述,以作格律分析的补充。与《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不同的是,《南北词简谱》订谱较严格,正字少而衬字多,虚字一般都作为衬字。原则虽然对,但可能会有疏漏,如有的作品可能在虚字处,填以实字,则格律就须放宽,毕竟格律是在对众多作品的归纳后订出的。北曲作品数量太多,格律变化常有,曲家常有订谱难的感叹,多做比较是有好处的。
  无论词谱还是曲谱,例句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谱书没有出现之前,前人佳作是后人的创作模式。曲谱或词谱都是取前人作品,加以归纳比较而定。《四库全书总目》说:“词谱皆取唐宋旧作,以调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取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以注为‘可平、可仄’。”曲谱也是如此。自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不过,这说明例句的重要性,切记要好好琢磨例句。
  本书例句不注平仄,遵照三部范本的体例。吴梅《南北词简谱·例言十则》说:“书中仅注句叶,不及平仄。为词家计,因无须此也。”康熙年间的《钦定曲谱》虽注平仄,却说:“谱中右旁四声,就现在本字加注,非果字字不可移者。”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罗忼烈《北小令文字谱》例句皆注平仄和可平可仄。一般说来小令字数少,自然变化少,如三字句,无非一平二仄或一仄二平。而五字以上变化就多。大体也如近体诗,五字句第一字可不论,七字句则一、三字不论,如此,句中平仄变化也多。唐、罗二谱是根据元人小令的作品归纳出来的,在文体与时代上作了限制,归纳起来相对容易。然于平仄上,有时仍有小
东北虎
东北虎

帖子数 : 48
注册日期 : 13-06-16
年龄 : 71
地点 : 辽宁辽阳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