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学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7
晓风残月
夏子阳
欣然
秋实
空空
12桃园
粉兒
11 posters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粉兒 周二 十月 22, 2013 3:54 pm

举人班第六讲

大家 晚上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三个词牌:词牌《一剪梅》、词牌《潇湘神》、词牌《捣练子》在介绍之前,先讲一下基础知识:

单调、双调和三叠、四叠


词有不分段的,有分两段、三段、四段的。就多数情况说,这种分段就像今天一首歌曲有几段歌词一样。

不分段的叫“单调”,分两段的叫“双调”,分三段的称“三叠”,分四段的称“四叠”。

单调的词起源最早,唐人单调较多。单调词字数较少,韵脚较密,比较接近民歌和近体诗。常见的如《十六字令》、《调笑令》、《南歌子》、《如梦令》、《竹枝》、《忆江南》等都是。

双调又叫“双叠”,在词中最为长见。一般字数都比单调多。双调的两段又叫“两阕”(乐曲终了叫“阕”,两阕的说法可以从侧面证明双调是同谱的两段歌词)或“两片”。

旧时汉字是直行书写的,因此前一段叫上阕或上片,后一段叫下阕或下片。上下片有字数、格式全同的,这是标准的双调。

如《卜算子》:

驿yì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两片不完全相同的是变式双调,如《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míng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zhù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传李白作)

三叠、四叠的词都是宋代以后文人的作品。

这些词字数多、节奏缓、韵脚疏,一般词人较少采用。

三叠的如《十二时》(130字)、《兰陵王》(130字)、《瑞龙吟》(133字)、《浪淘沙慢》(134字)等。

举一首周邦彦的《浪淘沙慢》为例(每到叶韵处分行)

晓阴重,霜雕岸草,雾隐城堞dié。(仄)
南陌脂车待发。(仄)
东门帐饮乍阕。(仄)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仄)
掩红泪、玉手亲折zhē。(仄)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仄)
情切。(仄)
望中地远天阔。(仄)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仄)
嗟jiē【接】万事难忘,唯是轻别。(仄)
翠樽未竭。(仄)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仄)

罗带光消文衾叠。(仄)
连环解、旧香顿歇。(仄)
怨歌咏、琼壶敲尽缺。(仄)
恨春去、不与人朝,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仄)
四叠的只有《莺啼序》,词长而无佳作,不举例。

---------------------------

下面

介绍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又名腊梅香、玉簟dian【电】秋。十二句,60字,中调,平韵格。上下片押三个平声韵。亦有上下片的5、6两句用叠韵的,亦有十二句皆押韵的。

【常用格体】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韵)。

【名篇赏析】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我国古代最有名女词人。词风婉约,偶有豪放之情致,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浅近。这首词上下片押三平声韵(十二侯韵)。

此词抒写思念丈夫之情,她丈夫叫赵明诚,金石家。首句精秀特绝,领起全篇,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上片写昼夜之内所作之事、所融之景、所生之情。

下片过片承上启下“花自飘零水自流”,词意不断,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后五句纯然抒情、直吐胸臆的独白。全词清丽飘逸,醒人眼目。词人信手拈来,好不费力;读者亦朗朗上口。

其实易安居士的立意布局以及语言的功夫,真的是如何了得啊!
词语注释
① 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床的雅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⑤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2]
作品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作品鉴赏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1]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4]

请赏读另一首千古名篇,它句句押韵,又有一番韵味,相信您也会爱不释手。
宋•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押十三豪韵)
作品校注
①渡:一本作“度”。
②桥:一本作“娇”。[1]
作品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赏析一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词人的愁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一个“摇”字,颇具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飘泊之感。“招”,意为招徕顾客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这里他的船已经驶过了秋娘渡和泰娘桥,以突出一个“过”字。“秋娘”“泰娘”是唐代著名歌女。作者单用之。心绪中难免有一种思归和团聚的急切之情。飘泊思归,偏逢上连阴天气。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又”字含意深刻,表明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这里用当地的特色景点和凄清、伤悲气氛对愁绪进行了渲染。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是白描,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词人在词中逐句押韵,读起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现力。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言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1]
赏析二
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
词大致作在南宋亡后蒋捷飘零于姑苏一带太湖之滨的阶段。这里原是个山柔水软的江南秀丽地。一个彷徨四顾,前程茫茫,时光空抛,有家难归的游子置身在此境地里,怎能不惆怅莫名呢?词的上片初一看无非写春愁难解,借酒浇愁而已。略加细察,可以看出此中有大起伏,情思在跌宕中激越波荡。词人的一腔“春愁”待酒以浇的渴望,在“江上舟摇”的飘流中是得到瞬间的满足的。“楼上帘招”这江村小酒店的或许写有“太白一醉”字样的青布帘招知词人,可来醉乡小憩。在这一“摇”一“招”之间,情绪是由愁而略见开颜了的。可是当江上小舟载着这薄醉之人继续行去,醉眼惺忪地在眼帘上映入“秋娘渡与泰娘桥”的景色时,风吹酒醒,雨滴心帘,只觉风入骨,雨寒心。转而“秋愁”复涨,而且愈涨愈高了。情绪的起伏就是如此激转湍漩。“秋娘渡”、“泰娘桥”指的是吴江一带地名。蒋捷的《行香子•舟宿间湾》词就有“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之句。词人在此处以“秋娘渡”与“泰娘桥”指代苏州吴江一带景物之美——秀婉妩媚令人愉悦的美。正是这美景愈触发其愁思,思念起了在家的“笑涡红透”、“软语灯前”的妻室。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句式正是一种暗示法的句式,是某种特定心态借助意象的表现方法。它让人可以产生听觉上的风声雨声,视觉上的潇潇绵绵、飘飘扬扬,触觉上的寒意、潮意、湿润意,一直到心态上的感知:酸辛感、苦涩感。这手法在下片中也出现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辨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人呢?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再进一步推去,家国呢?一旦破败,还能重见么?“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全过程,怎样抛的,本极抽象,现今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明示出来。所以,如果说,暗示具体时序由春而夏,那是“实”的表现,那么将抽象的流光抛人揭示开来就是“虚”的具体化。这八个字真是妙极了的。至于色彩的自然绚丽,语言的准确性那是可以不言而喻的。
明白了这些,“何日归家洗客袍”之问就显得不只是一般的游子之家情了。从词的脉络说,这一句暗接上片的因风雨之声而强化了的触景生情,即使内心的愈发高涨的“春愁”由心底浮出来,具体化,外现。但从内在情思看,这“洗客袍”即结束飘流的不安定生活,重新过着由佳人相伴,素手调笙,烧起心字形清香的宁静怡乐的生活——可能吗?“何日归家”正是无望之叹!莫说有家难归,即使归家了,“客袍”洗涴得了么?国已破,家难在!对一个忠贞之士来说,从此将是无尽的流亡生涯,往昔温馨雅事都已在“何日”之问中一去不复返。失落了这样的心境,也就结束了这样的情事,这是肯定的,所以“何日”之间,其实他已是自答了的。由此而读下去,“流光容易把人抛”已如前面分析,在这看似明畅的词句中包裹的是怎样一颗紧缩的心,岂非一目了然。
这里有意把下片诸句倒过顺序来谈,又将“何日归家洗客袍”置于上下片的关联点上去理解,是想从具体的句式和情思上说明这首短词形似明快,实则苦涩,在艺术上具有似“流”实“留”的特点,情韵在回环周转地流荡,呈一种漩涡状。这种艺术手段最能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意充分表达出。“流”,是流畅少停蓄,而“留”则有顿挫,有吞吐,有抑扬之势。蒋捷确有一些词写得稍嫌“流”,但这首《一剪梅》却不属此类作品,不可匆匆浏览,不细辨味。
《一剪梅》词牌的特点是在舒徐(七字句)与急促(四字叠句)的节奏较整齐的交替中显现动人的音乐性的。自周邦彦以来,有不少名句,如李清照“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等。后又经辛弃疾的创作,使四字叠句完全由散而整,构成排句重叠的规定性,音乐性更强了。而且往往突出画面的重叠或心境的重叠。到蒋捷手里,特别是这首《一剪梅•舟过吴江》传世,《一剪梅》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四组四字相叠的排句也往往写得灵动流丽,名篇更多了。[3]
作者简介
蒋捷,宋末词人。生卒年不详。先世为宜兴巨族。公元1274年(咸淳十年)进士。宋亡后,遁迹不仕。元大德(1297~1307年)间宪使臧梦解、陆兆“交荐其才,卒不就”。《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词“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矱”。周济《介荐斋论词杂著》云:“竹山薄有才情,未窥雅操。”冯煦《蒿庵论词》亦云:“其全集中,实多有可议者。”刘熙载《艺概》卷四则云:“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其思视梦窗较清。刘文彦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有《竹山词》。[4]

【抛砖篇】

《一剪梅•端午》

箬ruò【若】粽馨xīn香注小楼。斟满高杯,欲饮凝眸。真州无有锦书来,无也忧忧,有也忧忧。

五月熏风解我愁。轻理银丝,望断云头。雏鹰着力九天间,去亦风流,来亦风流。

【注】在这首词的上下片末,用了叠韵,押十二侯韵。

创作背景:1986年,作者的大儿第一次在外地(仪征,即真州)过端午节。作者和老伴非常想念儿子。老伴儿流泪,作者也不想喝酒了。但还是劝老伴,要让孩子外出锻炼,并讲了《狐狸和它的一家》这则故事。

《一剪梅•端午》这首词有幸获首届世界汉诗大赛一等奖,并被收入《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国一剪梅集》等典籍。

---------------
下面介绍另一词牌《潇湘神》

《 潇湘神》,唐代潇湘之域祭祀湘妃神的曲词。刘禹锡填了两首,见《刘梦得文集》卷八。潇湘神,平韵格,单调小令,5句27字,押3平韵,一、二句为叠韵。

【常用格体】

平仄平(韵),平仄平(叠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名篇赏析】 唐•刘禹锡 《潇湘神》二首

其一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押十二侯韵)
作品注释
①九疑:山名。《史记•五帝纪•舜》:“(舜)葬于江南九疑。”
②二妃:传说舜有二妃(蛾皇、女英),死于江湘之间,人称湘君,也称湘妃。
③零陵:地名,传说舜葬之处,在今湖南宁远县境。[2]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为匈奴族后裔。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刘禹锡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公元793年(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一同参与永贞(805-806)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精炼含蓄,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3]

其二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押五支韵)
作品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③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④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2]
作品鉴赏
这是刘禹锡拟民歌体之作。诗中叙写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这个生离死别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因而诗人也着意渲染其忧思伤感、哀怨凄凉的情调。作者充分利用潇湘地理风物,婉转复沓,深得民歌一唱三叹之妙。全词借咏斑竹以寄怀古之幽思。“深夜月明”,潇湘泛舟。作者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2]
名家辑评
黄山谷《山谷琴趣外篇》:“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昔子瞻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九疑怀古之作。当湘帆九转时,访英、皇遗迹,而芳草露寒,五铢佩远,既欲即而无从,则相思所寄,惟斑竹之“泪痕”;哀音所传,惟夜寒之‘瑶瑟’,亦如萼绿华之来无定所也。李白诗‘白云明月吊湘娥’,与此词之“深夜月明”同其幽怨。”[2]

这两首词写得很美。第一首凭吊娥皇、女英二妃,九嶷yí山上云物如旧,但二妃不知何处去了?

她们零落在秋天的芳草露水中,怎不叫人自古而今为她们发愁呢?一个“愁”字,领了全篇。

第二首写由湘妃竹(斑竹)引出的楚客“泪痕点点寄相思”,在这潇湘明月夜,能不思念亲人、情人吗?一个“思”字,领了全篇。

【抛砖篇】

《潇湘神•重阳》

秋菊黄,秋菊黄,雁归风起又重阳。把酒酹lèi【类】江江浪涌,心随沙鸟到山乡。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押十六唐韵)
----------------------------

现再介绍词牌《捣练子》

《捣练子》,以咏捣练而得名,又名捣练子令、夜捣衣、夜如年、杵chǔ【楚】声齐、深院月、剪征袍等。平韵格。单调,小令,5句27字,2、3、5句押平声韵。一、二句例用对偶。

【常用格体】
平仄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名篇赏析】

南唐后主•李煜yù【玉】 《捣练子•秋闺》

深院静,小庭空(韵),断续寒砧zhēn断续风(韵)。无奈夜长人不寐mèi,数声和月到帘栊lóng(韵)。

李煜(937——978),降宋后,封违命侯,被毒死。善诗文,好音乐,亦工书画;词作,更有艺术魅力。秋闺,这首词写闺怨,写闺中女子思念、牵挂在外的丈夫。

作者借女子闺怨表达对不幸女子的同情。也有人认为,李后主写的是自己的寂寞无聊,借闺怨来排遣自己的惆怅。我以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

砧,捣衣石。寒砧,借指秋后的捣衣声。栊,窗户上的格子。寐,入睡。“无奈”二字是这首词的“词眼”,总领全篇。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第三、四、五句写感觉。“静”、“空”,寂寞啊!

加上断续风送来断续的捣衣声,真是“无奈”呀,搅得个“夜长人不寐”。那月光也来凑热闹,捣衣声、风声、月光全来了,还能入睡吗?

这首词押18东韵。一、二两句用了对偶句。词的表现手法值得借鉴,如情景交融,白描,等等。
【意译】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作品鉴赏
“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小令,是短歌的意思。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小令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
境界的鲜明如画与意象的深蕴含蓄是这首词在意境创造上的主要特征。作者采取了类似电影推摄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镜头,从全景到近景,逐渐推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前面两个三字句,“院”与“庭”的遣词实际上并非同义反复,那是两个远、近景跳切镜头的巧妙组合。“深院”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即千重万落中的一个独立小院,一个小天井。镜头从全景推近,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入画面,置身于一个具体可感的环境之中。以上还只是画面的形,属于表层特征,还未抓住其中的“神”,即画面所蕴内在的深层特征。两幅画面分别用两个极平凡的字“静”和“空”来点化,应细加体味。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那是静得让人恐惧,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是在心理压抑下而产生的一种深在的静谧感。小庭“空”,更明显不是客观意义的空空荡荡。这样的贵族之家,仆人丫鬟总不会太少,花木池台、金井玉栏大约也是有的,作者偏偏用个“空”字,一笔抹去,就只能说是他的主观感觉在作怪,一切都视而不见了。原来,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一个寂寥空虚,百无聊赖的人处身于这种氛围,那当然会加倍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郁闷和焦虑。
“断续寒砧断续风”,更渲染了这种沉寂、静谧,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寒砧,即捣练的石板,这里指代寒秋中的砧声。“断续”一词的重复,是有意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作者避巧就拙,崇尚素朴的语言风格,而且逼真地传达出捣练声在秋风中飘忽不定的神韵。更为重要的,这种似往而还,若断若联,飘荡空灵的听觉效果,又与抒情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延展变化节奏完全合拍。接着作者进一步把镜头推近,画面上映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夜深了,秋月如水,随同寒砧声从门窗一起泻入,搅扰得他心神不宁,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无奈”二字,使读者似乎看见了他那紧皱的眉头和无限焦虑而又无可如何的眼神。这才是词境的核心,画幅的焦点,以上的镜头画面都是这个焦点的烘托和铺垫。几声寒砧就会把主人公折磨得彻夜失眠,是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信息。在古代诗歌中,捣衣或捣练声常常用来表现征人妇对远戍边关的丈夫之思怨。如,南朝刘宋文学家谢惠连有一首著名的《捣衣诗》,保存在《文选》里,写的就是这种征妇怨;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主题是“谁怜征戎客,今夜在交河”;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九月寒砧催木叶,十月征戍忆辽阳”;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自是任人皆知了。由此可见,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传统之中。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就有引发特定心理情绪的心理导向功能,当然就不仅仅限于征妇怨,也可以是一般夫妇、情人的思忆之情,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而这首小词却具有这样的特点:境界单纯,明晰,确定,而意象却扑朔迷离,模糊朦胧。那么,这里是指情人,征夫,故旧,或是故国。作者或许当时确有具体所指,或许本来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情绪和感受,所谓“此情可行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也。有些作品,越是意象朦胧,留给读者参与想象、创造的余地就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高。这首小词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朦胧诗。对于这一点,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已有所发现,他曾说李后主“兼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识》)。纳兰氏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李煜词直抒胸臆之外的另一种含蓄风格。[4

再看两阙名篇:

平仄仄,仄平平(韵)。
砧zhēn面莹,杵chǔ声齐,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捣就征衣泪墨题。
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作者
贺铸[2]
(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治今河南卫辉)。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好以旧谱填新词而改易调名,谓之“寓声”。其词风格多样,善于锤炼字句,又常用古乐府和唐人诗句入词,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又能诗文。词集名《东山词》。诗集名《庆湖遗老集》,今本为清人所辑。[3]
赏析
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万里外,归期渺茫,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非必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玉关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推进一层,写戍人所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不敢去触动而又时时颤抖的一根心弦,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4]

平仄仄,仄平平(韵)。
边堠hòu【侯】远,置邮稀,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附与征衣衬铁衣。
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赏析
此词是作者《古捣练子》组词中词意最为哀婉、沉痛的一篇。词中表现了思妇与征夫互通音讯的困难,流露出词人对于征夫、思妇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
全词共五句,大意是:边关迢遥僻远,官家用作邮传的驿车却很稀少。难得今日见到驿使,寄信之外,还附上自己赶做的战袍。有它衬里头,征夫披上铁甲就不会再感到寒冷。一夜之间尽可以三番五次地与夫君梦中相会,可事实上,下一年能收到他的回信,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首词没有花费笔墨去描写思妇的体态、容貌,而是着意刻画思妇的内心世界,通过展示她微妙的情感波澜来表达其相思之苦。词中写思妇对于所谓幸福的要求,已经没有任何奢求:不敢设想真与征夫团圆,只希望梦中能多重逢几次;不敢想人归,只图书信归;不敢企求回信迅捷,只希望一年之内能见到回信。这一番曲笔,极尽含蓄委婉之致,写得深沉哀婉、催人泪下,表现了封建兵役制的残酷和广大征夫、思妇的辛酸、悲苦。

【抛砖篇】

《捣练子•乌巾荡》

波自碧,月刚圆(韵),万顷粼lín光到眼前(韵)。霜叶芦枪秋影动,依稀又见岳家船(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注】这首词押14寒韵。兴化传说,一说岳飞抗金追杀金兀术至此,无舟可渡,于是张弓射落金兀术的乌巾;另一说岳飞未到乌巾荡,是张荣等四义士取得得胜湖大捷后,追杀金将挞赖,一直追到乌巾荡,将挞赖的乌巾射落。

-----------------------------
====================================================================
举人班升级进士班考试题
举人班第六讲作业Sad举人班升级进士班考试题。(满分170分,90分为及格。)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格、韵正确20分,词意中心突出25分。共45分)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定格】

例词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潇湘神】 二十七字,三平韵,叠一韵。

【定格】

例词
〖平仄平(韵),平仄平(韵)〗。
湘水流,湘水流,
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九疑云物至今愁。
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
【捣练子、捣练子令、深院月】


又名《深院月》。例作征妇怀念征人之词。二十七字,三平韵。

【定格】
例词:平仄仄,仄平平(韵)。
深院静,小庭空,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断续寒砧断续风。
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粉兒

帖子数 : 289
注册日期 : 13-08-12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12桃园 周五 十月 25, 2013 10:09 am

12A16桃园:全勤,作业全交。
<潇湘神>毛*泽*东
湘水东,
湘水东,
地灵人杰育豪雄,
红日跃韶辉世界,
中华腾起盖天功。
 
《捣练子》夜读
关电脑,
月偏西,
手捧诗书不肯稀,(放松)
先祖好词皆用尽,
剩于后辈费心思。
《一剪梅 》秋思
黄叶纷飞又入秋,云又悠悠,雁又犹犹。
回家之路许多愁,归路悠悠,牵挂忧忧。
物欲横流为富酬,荣贵无休,贫困无休。
百年终了殿阎留,权贵皆收,贫弱皆收。


由12桃园于周一 十月 28, 2013 8:29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2次

12桃园

帖子数 : 13
注册日期 : 13-08-10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空空 周六 十月 26, 2013 11:11 am

12A空空第六讲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全勤,五节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5次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捣练子
秋月冷,百花残,
柳岸轻舟客不眠。
路远水遥心黯淡,
与君相见到何年?

空空

帖子数 : 164
注册日期 : 13-06-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秋实 周六 十月 26, 2013 12:10 pm

12A秋实 第六讲作业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6节课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6次作业

《一剪梅﹡万事皆休》
落叶飘零近晚秋,
黄菊香残,桂树花疏。
一年光景又东流,
梦也白搭,醒亦空悠。
风雨人生漂泊舟,
尽载辛酸,况是烦愁。
无情岁月锁心头,
两鬓苍苍,万事皆休!

《潇湘神﹡天上星》
天上星,天上星,
众星皆拱月同行。
楚客为之抒妙笔,
潇湘神话寄思情。

《捣练子﹡学作词》
书里找,网中捞,
填词翻经老本套。
无奈江郎才气尽,
情难随意一团糟。


由秋实于周六 十月 26, 2013 4:47 p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原因 : 起交了前两首,现在又加了一首,想静候评阅老师帮我多指点迷津!谢谢!)

秋实

帖子数 : 20
注册日期 : 13-08-11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欣然 周六 十月 26, 2013 12:20 pm

12A22欣然第六次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全勤。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5次.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共闻香《潇湘神》
丹桂香,丹桂香,萼枝簇簇遍传香。
树下影憧摇曳舞,明朝谁与共闻香。

欣然

帖子数 : 15
注册日期 : 13-08-24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夏子阳 周六 十月 26, 2013 3:24 pm


夏子阳:
听了五节课。
作业六次。
第六次作业
《一剪梅:秋殇》菊染寒霜落叶黄, 雁去忧伤,风泛忧伤。深秋万物隐凄凉,日忆春光,夜念春光。
淡墨残书付柔肠,梦为君狂,醒为君狂。相思难却付潇湘,人也彷徨,月也彷徨。

夏子阳

帖子数 : 15
注册日期 : 13-08-14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晓风残月 周日 十月 27, 2013 1:17 pm

12A-晓风残月第6次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全勤。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5次.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缺了1课
作业全交
一剪梅 秋游有感
心随雁阵纵云游。
彩林片片,硕果枝头。
啼鸟声声绕长空
鸭戏潭中,漫步悠悠

往事如烟岁月稠。
同学少年,渴读苦求。
能文能武竟风流。
金色校园,浪漫春秋

晓风残月

帖子数 : 30
注册日期 : 13-08-13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12A雨落荷心 周日 十月 27, 2013 2:04 pm

12A雨落荷心第六次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全勤。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5次.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缺了1课
作业全交

《一剪梅.秋悟》
又见西风巧换妆,遍地娇黄,满目沧桑,
雁声嘹亮倍凄凉,斜倚轩窗,立尽残阳
四十光阴鬓现霜,浮生如梦,恁自寻常,
闲时觅句亦轻狂,拈朵清欢,信手何妨?

12A雨落荷心

帖子数 : 17
注册日期 : 13-08-16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闲情风雅 周日 十月 27, 2013 3:15 pm

12A闲情风雅第六讲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全勤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5次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捣练子】
烟霭漫,夜村箫,
一世飘零鬓色憔。
秋色思乡愁不尽,
衔杯独酒醉通宵。

闲情风雅

帖子数 : 22
注册日期 : 13-06-15
地点 : 北京市朝阳区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诗心剑胆1 周日 十月 27, 2013 5:37 pm

12A-03诗心剑胆第六讲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全勤,五节 50分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5次 75分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捣练子 夜思
文/诗心剑胆

花逐水,曲缠绵,
细雨清风手未牵。
独坐案前人不寐。
万般心事墨留笺。


诗心剑胆1

帖子数 : 90
注册日期 : 13-08-09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12期举人班第六课讲义和作业贴(A组)

帖子 由 绛珠仙子 周日 十月 27, 2013 6:08 pm

举人班第六讲作业举人班升级进士班考试题。(满分170分,90分为及格。)

12A绛珠仙子作业:

一、自律题:125分

A、在举人班学习你听了几节课,(每课10分,共50分)。
答:听了5节课。

B、在举人班论坛你交了几次作业,(每次作业15分,共75分)。
答:交了4次作业。

二、填词:【一剪梅】【潇湘神】【捣练子】 。

上面三个词牌任选其一.(45分)

(格、韵正确20分,词意中心突出25分。共45分)
《潇湘神 . 独凭栏》
庭院深,庭院深。六弦弹断寄佳音。
远客迹踪何处问?危楼凭眺泪沾襟。


绛珠仙子

帖子数 : 16
注册日期 : 13-06-1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