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学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4
翰墨飘香
柳青青
无名
圆梦
8 posters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圆梦 周一 十月 28, 2013 5:49 pm

生命之绝响,千古第一愁
    清水山人赏析之五(李煜,虞美人)
又到了周末,我们又一次相遇在诗大,我非常高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寸光阴。面对如此宝贵的时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真的很高兴。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


生命之绝响,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李煜虞美人。
   说实话,这个题目不太好讲。因为什么?这是名作呀!既然是名作,那历来赏析之人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如王国维之流,周汝昌之辈的鸿宾大儒;还有许多名家高手,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想要超过他们,好比火中取栗,以卵击石。但如果讲不出自己的东西,那很对不起大家。另一个,我对词的理解远远达不到理解诗的那种高度,不是差的一星半点,但大家现在学的是词,还是小令。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去讲。即然讲,就要讲而有用,就算是历害如屠龙之术,没有用武之地,也是枉然。】
   所以,这个不太好讲,讲平庸容易,讲出彩很难。如果讲得不好,那你们完全可以直接说明,我们不要虚伪,只要坦诚。只有坦诚,我也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足。
   好了,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下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的李煜。
对于李煜 【煜 拼音:yù,】我真不想说什么,但又想说些什么。不想说的是,他身为一代国君,称孤极御于南唐,但不通政治,性骄侈【 侈 拼音:chǐ】,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所以,对于国君的他我真不想说什么;但对于词家,我又不得不说,号钟隐、莲峰居士,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丧权辱国的他,却在词坛上却如同一颗闪耀的明星,与李清照一起被封为“词帝,词后”。
   李煜,字重光,李璟【璟 拼音:jǐng】的第六子。李璟也许不太熟悉,但他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萧寒”应该不会陌生。李煜,他的本质是不坏的。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骈齿-拼音piánchǐ】,一目重瞳子”。【重瞳子 拼音:zhòng tóng zǐ】 仁孝,仁者无敌,孝者至善,这也造就了他性格的柔弱,非保家之主。所以大臣钟谟【谟 拼音:mó】说:“从嘉德轻志懦nuo,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
其实,李煜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Li Hongji

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次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在此期间,他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与兄长争位。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终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个月即不满三十岁暴卒zu。所以,他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的。但生在帝王之家,原本就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所以,也被迫当了皇帝。
   公元961年六月,李璟 崩,25岁的李煜在金陵登基帝位。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这官三代开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也开始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公元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此时封郑王)。去北宋进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zhào]乞呼名,从之。
   973年,宋太祖派大将曹彬攻打南唐。
公元975年十二月, 曹彬Cao Bin
   攻克金陵。李煜在念完最后一首唐诗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残兵放弃武器停止巷xiang战南唐灭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tan出降,以换取百姓平安,这份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在最后时刻,李煜终于做了回有骨气的大男人。南唐李后主写罢降表,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lu,沈shen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后被俘到汴[biàn]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公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李煜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用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42岁的李煜,死在了小周后的怀里。封吴王,死后以王礼厚葬于洛阳邙山。并请原南唐旧臣为李煜写了墓志铭ming,自己也特诏辍[chuò朝三日,以示哀悼 [āi dào]。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他的继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xiáng)宋之前所写,主要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mi,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和南唐词:词发展到了南唐五代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这时出现了一位以词著称的温庭筠jūn,此后并以他为主形成了花间词,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 [wéi]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五代时,与西蜀花间词相呼应的是南唐词,时代稍晚,词人也没有花间词那么多,主要是“二主一相”,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sì]。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后主李煜。特别是他的后期词,以白描的手法来抒写真挚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清代的周济将他与温、韦并论,形象地指出了他们各自的特色:“毛嫱 [qiáng]、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庄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温庭筠),严妆也;端己(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乱头矣yǐ。
   李煜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绮qǐ 】丽,清靡婉转,后期的词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胡应麟在《诗蔽》中写到李煜“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至此君方当是行家”。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把难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称为“极是当行本色:dāng háng běn sè”,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士之词为士人夫之词”。正如“国家不幸诗家兴,话到沧桑句便工”所说,《虞美人》(见卷首)则是李煜的一首千古绝唱之作, 成为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又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描写,抒发了他在亡国之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话语呜咽 [wū yè],令人不堪卒读 [zú dú],春花烂漫,秋月高洁,本是人人欣喜之物,富于生命的情趣。正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说。对己经做了阶下囚的李后主来说这种源于自然的生命情趣,他无心留恋,故“何时了”二字虽问的离奇,但字字千钧,表明了他对生命即将决绝的心态。唐圭璋在他的《屈原与李后主》中写到“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正是求速死也。
   好,我们既然说到这首词,就不能不说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说写作背景,就不能不说一下小周后。因为一个成功男士的背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女人,比如孝庄皇太后;而一个失败男人的背后也会出现一个女人,比如慈禧;如果没有貂蝉,也许三姓家奴同志不会杀董卓;如果没有西施,也许就算是吴王再多几次卧薪尝胆,也不能复国雪恨;也许没有杨玉环,唐朝也不可能这么快走向衰败;即然做不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就只能色字头上一把刀了。李煜的这首词,和小周后没有关系,这个还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但绝对有联系的。
   小周后,南唐大司徒周宗之次女,是大周后的妹妹。史书无名,但艳绝天下。棋艺精湛,爱好奢侈享乐。其姐二十九病故,她嫁给了李煜,人称小周后。其实,她早与李煜有染。大周后病重不久于人世之际,见到周薇进宫,便道:汝何日来?那时周薇尚小,未知嫌疑,回道:既数日矣。 “后恚恚[huì]怒,至死,面不外向。”
   在大周后生病时,小周后借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著名的《菩萨蛮》描述的两人不伦通奸时的情景:“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奴为出来难,教郎恣[zì]意怜。” 这阕词儿,填得十分香艳,很是撩人情思,早被那些长期情欲压抑的妃嫔贵人宫女传播开来,到处传唱,流于宫外,以至于后主与小姨子的暖昧关系连民间也知道了,传为风流佳话。而大周后被丈夫和妹妹的双重背叛刺激的病情迅速恶化,李煜负疚万分,朝夕相伴左右,但次子仲宣之死使大周后病入膏肓,最终去世,谥 [shì] 昭惠,下葬懿 [yì]陵。悔恨交加的李煜为爱妻写下了多篇诗词,已知最长的一篇是感人肺腑的《衣昭惠周后诔 [lěi] 》,如"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并自称“鳏夫 [guān fū煜”。 娥皇死后,小周后便陪李煜在宫中,帮李煜分忧解愁,渡过难关。开宝元年(968),娥皇死后四年,才与李煜正式举行婚礼,自此,失去周娥皇的李煜再也不管政事,抓紧余下的时间与小周后游览金陵美景,变成闲云野鹤,只是吟诗作对,与小周后继续过着才子佳人的生活。开宝二年,周薇终于成为正式的国后,史称小周后。其时南唐内外交困,久被国事折磨的李煜只有在小周后的柔情和妩媚下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仍有乐趣可言,但这使他更不理国政,整日与小周后等女宠浪迹在一起。 就是这样一个多情国主,谁都知道他不可能威胁任何地方。在周娥皇死后,他还曾经派人来和亲。南唐大臣均希望促成此事以保平安,后主也深知此事重要性。但如此风流才子岂肯舍佳人而献身社稷?他爱慕小周后至深,喜欢和她吟诗作对,花前月下,因而拒绝了和亲。
  然而,太平兴国三年的元宵佳节,各命 妇 循例 应 入宫恭贺,已经投降的李煜之妻小周后也照例到宫内去庆贺。不料小周后自元宵入宫,一直至正月将尽,小周后才从宋宫中被放出来乘轿回归府邸[fǔ dǐ] 。小周后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闻于墙外:“你当初只图快乐,不知求治,以致国亡家破,做了降虏,使我受此羞辱。你还要问什么?” 宋人王在《默记》中说的:“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zhé]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
   原来赵二早看上了生得花容月貌、美色冠绝天下的小周后。那日进宫,朝贺太宗及皇后,众命妇各散归。太宗却把她留在内宫,逼着她先是陪宴侍酒后又要强拥她入帐侍寝。
   从元宵佳节进宫,至正月将尽, 小周后夜夜受尽非人的折磨。宋太宗自逼幸了周氏,本极不愿放她回去,只是恐怕留在宫中,要被臣下议论,所以暂时忍耐,任凭周氏重归私第,以图再谋另策。已然知道一切后,李煜长叹一声,仰天流泪。优柔寡断的李煜除了逃避和忍耐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他躲着不敢见妻子,待其心情平和后才抱紧她失声痛哭,同时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即是表达丧国之痛又寄托爱妻受侮辱之恨的词曲。这些充满亡国之痛的词赋传遍了江南,广为南唐故国百姓传唱,每唱一遍,对故国的思念和旧主的眷恋便加了一分: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自此尝到甜头的宋太宗常以要皇后与众命妇磋商女红或赏花为名,强召小周后及众命妇一起入宫。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小周后入宫“参拜皇后”的之后,宋太宗都要将她多“挽留”在宫中好几天。小周后一被召去便是多日,使得一往情深的伉俪,咫尺天涯,难以相聚。小周后虽恨李煜无能使自己受苦,但毕竟是多年恩爱夫妻且现今寄人篱下共患难,也只有认命了。但为了李煜的安全,小周后只能满足宋太宗的任何要求。李煜深为自己无力保护爱妻的身心而内疚,更对宋太宗的残忍而愤恨。每次小周后应召人宫,李煜就失魂落魄,坐卧不宁,彻夜难眠,望眼欲穿。小周后巧笑顾盼的可爱形象,总是如梦似幻般地萦绕在他的眼前。尤其是暮春之夜,他惆怅无言,倚枕遥望宫殿。想念之中,窗外似乎又响起了他熟悉的小周后夜归的脚步声。他赶紧起身,凭窗环顾深院,却不见小周后飘飘欲仙的倩影,只有满地落红。随手拈笔,即成一首《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莺啼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李煜是个书呆子,他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感情,却任由它流露,他对故国的思念终于让太宗起了杀机,赵光义深知李煜才华实在过人,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词话四处流转,有李煜在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稳一天。 昔日的南唐宫人庆奴与李煜感情很好,虽然此时庆奴已为宋将军侍妾,但仍对后主念念不忘,经常用书信传递询问关心后主的生活,而后主也在回信中倾诉自己的痛苦,这被赵光义知道了,越发想杀后主。
   终于又到了七夕之夜,978年的乞巧节,这天恰好是李煜的四十二岁诞辰。大家为李煜拜寿,她们在庭院中张灯结彩,备置几案,摆上酒食瓜果。这天月色朦胧,大家的心突然感到无比茫然和凄凉。酒过三巡,沦落在异乡受人凌辱到几乎麻木的李煜勾起了对不堪回首诸多往事的苦思苦恋,李煜回忆在以前的歌舞欢饮,回忆在江南的时节,群臣祝贺,赐酒赐宴,歌舞欢饮。孤零零的夫妻二人,比似囚犯,只少了脚镣手铐,好生伤感,触动愁肠,一齐倾泻出来。先填一阕忆江南的小令: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记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填完之后,胸中的悲愤,还未发泄尽净。他看着日渐老去的自己,想起自己曾经的帝王才子风花雪月的生活,想起曾经给予自己无限快乐的周娥皇,又想起自己成为亡国奴之后屈辱的生活,想到自己的国家,想到自己的的子民,想到因自己而受辱的小周后,想到自己的家山故国早已物是人非,巨大的失落感就使得他心力交瘁,无穷无尽的愁恨,就像泛着春潮的大江流水,在他的胸膛里翻滚激荡。闲居在赐第里面,连服侍的宫女,也只剩了两三个人;其余心爱的嫔妃,死的死,去的去,一个也不在眼前,便又触动愁肠,胸中的悲感,一齐倾泻出来,那些痛苦的,快乐的记忆汇到一起,决定再填一阕感旧词,终于用这首词道出了自己无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绪,由此也诞生了词史上最感人,成就也最高的千古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但宋朝的皇帝怎么能容忍亡国之君在大宋京师怀念故国?于是就一副药酒送他归西。
    李煜死于非命之后,凄美的小周后失魂落魄,悲不自胜。她整日不理云鬓。短短几个月后,小周后终因经不起悲苦哀愁与绝望惊惧的折磨,于当年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去。一代佳人香消玉殒 yǔn。
  小周后虽然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她却为后世文人墨客留下了一个吟咏爱情题材的美好形象。直到清代,还有人在作画吟诗,赞美她与李煜的那段浪漫往事。而最美的歌,便是那绝望的歌。那首用词帝之生命所铸就的《虞美人》,读起琅琅上口,全无任何人工雕琢之痕迹,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朴素的却又近乎麻木的叹述中却包含着李煜无限的哀愁和无奈,李煜那看似归于平淡的心境中又蕴藏着如此火热般的眷恋与绝望,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词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李煜那让人窒息的对一生经历的哀叹!在此词传遍大江南北,引起无数词人的共鸣,终成千古绝唱,永世流传。
    让我们了解一下虞美人的来历。
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虞美人令》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一说:起于项籍[虞兮]之歌;项籍,项羽;[虞兮],《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 [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碧鸡漫志】中说,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
  二.来自于虞美人草; 【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但虞美人草的来源也是有[虞兮]的典故;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之上,“霸王别姬”。后来,在虞姬的墓上长出了一种草,形状象鸡冠花,叶子对生,茎软叶长,无风自动,似美人翩翩起舞,娇媚可爱。民间传说这是虞姬精诚所化,于是就把这种草称为“虞美人草”,其花称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鲜艳的红色,据说就是虞姬飞溅的鲜血染成。
  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作法〕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有者可余地四字略断为豆,但还是以九字到底为佳。
   好,我们正式赏析这首生命之绝响,千古第一愁词,永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春天的花。那春天的花是什么样子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初春之景;翠叶未生花早开,串串红萼向东边. 正春风啼鹧鸪,斗娇羞粉女琼奴。这是仲春之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是晚春之花;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就算是落花,也是香的。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就算是落花,也是的蕴蓄着生命。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这是江南的春;春,草木生长,百花开放。绿树生机,一片盎然。所以,春花是唯美的,就算是生,就算是落,也是唯美的,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秋月,现在的解释是秋天的明月,与春花一起,指自然界的美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天端。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但我不这么认为,至少我现在不这么认为;我不是说教科书上是错的,也不认为我理解得多么正确,也许是我现在的水平太浅;我认为,这里的秋月,我认为代有一种悲凉,凄凉的意思。虽然春天和秋天,都有美景,也都有伤感,这取决于作者的心境。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但大多数来说,中国的诗人,大多都是喜春悲秋的。毕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种阔达还是不多见的。秋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树木的叶子由绿变黄,由繁盛开始渐渐摇落,而草色也是一样。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秋天又是死亡的象征。而秋天的景色,鸿雁,落木 ,秋风,枯草,都让人感伤。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连秋梦如此,何况人?秋天又是薄凉的,也是寂莫的。在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之中,月亮也就更加凉意十足。花与月原本一样,不管是花,还是月,都是自然界的景物,花都是一样,月也都是高洁美好,那什么不同呢?花和月前面的修辞词,也就是定词了。寒风冷露和金秋玉露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但春花和秋花,秋月和春月更是不能相提并论。多情最是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等,所以,这里花与月的相并,倒不如说春与秋的对比,一个代表开始,一个代表结束;一个代表万紫千红的繁华似锦;一个代表孤轮如冰的寂寞凄凉;所以,这里的春花秋月应该不是单指就是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而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美好的,与凄凉的。另外,这两个物也隐喻了一个东西。我们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投降?不随故国而去呢?他想得到什么呢?春花秋月而已。然而他最终得到的,却不是他想要的春花,而是他乡的春花秋月,让他受到折磨的春花秋月。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春花盛开,南人与北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而现在却反过来了,南人的李后主到了北方的春花秋月之中,也很是愁怅。别人的美好东西,却不属于我,我只是阶下囚,任人鱼肉。更可耻的是,他们这种美好,是建立在自己的亡国之上的。他的愁是建立在宋朝的政权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宋光义之上的;所以,在这种喜愁的交替之中,在这种繁华与凄凉的交织之中,作者的痛苦是无以附加的,心中的滋味也是万千的,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虽生如春花,但现在却想静美的死去也不能,受尽苦楚,于是这种多日来的忧郁与懊恼,都在春花秋中爆发了。作者也自然地写了三个字,何时了?这种滋味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春花怒放,他伤怀自己的过去;秋寂月凉,更让他凄愁无边。他渴望这种滋味快点结束。那作者为什么不写此时了?而写何时了呢?第一,他知道春花秋月是永恒的,不会为了你的高兴与否而停止了去,所以,他还要去继续被折磨下去,这是一种无奈,连选择的余地都不会留。第二,真正能了的,就是看不见,看不见,就是死。死去元知万事空。而这一切,作者虽然有这种想法,但他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死。死,很困难。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小周后,还有自己留恋的地方。也许,等到一个机会,这个何时,将会变成此时。
   在这种即伤感又无可奈何的生活之中,他紧接着又发出一问。
   往事知多少? 往事,过往的事情。这种过往的事情,才是他想要的春花秋月。他纵情声色的往事;他无忧无虑的往事;他不理朝政的往事;他枉杀谏臣的往事;也有他沦为阶下囚的往事。这种往事是复杂的,是愁苦的,所以才能用到知多少。而这三个字,就更显出感情的沉重与愤激。
   我们来看这一句,其实很有意思。两个问号,感情却不一样。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面对着美丽的春花,凄美的秋月,作者开篇便问,你们这些美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什么时候都统统结束呢?什么时候能了结呢?而我的往事又能知道多少呢?所以,让人读起来,便引起无数的遐想,这家伙怎么了?怎么希望春花秋月结束呢?他的往事到底是什么往事呢?这就是引人入胜吧。引用俞平伯《读词偶得》的话:起句"奇语劈空而下"
   那我们看一下,这两个问句到底是问谁呢?第一:问自己。面对着他乡的春花秋月,面对着如今沦为阶下囚的自己,他扪心自问,它们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也是作者说的,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另一个世界呢?他们不了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我的往事呀,而我自己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后果。它们不了结有情可愿,而身为始作俑者的我呢?何处何从呢?可见,这里面包含着他多少的悔恨。这种问,可以说是与春花秋月一起,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他。不愿想可又不得不想,这也是作者的反思。
   第二,问春花秋月。如果是这样我试着将此对话还原一下。
   李后主:春花呀,秋月呀,你们什么时候可以终了呢? 春花秋月说:为什么呢?我们不是很好吗?李后主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们又知道多少我的往事呢?”这也许是原本的对话,这是一种商量的口气,也是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表现;而这种商量,是很无奈的,愁也就更愁了。因为他没有发谢的余地,春花秋月显然是不能了结的。而从这段对话中,我们不难想象,这里的春花秋月不是他们所说的,是指过去的,而是指现在的。是指宋室的春花秋月,和他过去的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指过去,也不是用往事知多少的问句了。所以,这两个问句是因果关系。
   第三,是在问天。这个意思就更深远了。先是问了一句,老天,春花秋月什么时候能给我终接。然后,不等老天回答,又接着来了一句,我的往事你能知道多少?我曾经的花好月圆你知道吗?所以,这一来是连着两个问,是急促的,作者也是迫不及待着。他把这种滔天的恨意都发泻在上苍之上。显然他受够了这种生活,受够这种折魔。他认为老天如果知道自己的往事,就应该把春花秋月终接,或者从天上提下个馅饼把自己终结。作者面对上天,一吐自己胸口的壁垒,心情也就放松了。所以两个问,又似乎有连系,又没有联系。是两层意思,层层递进。作者此时的感情是激动的,是高亢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作者等高远挑,心情澎湃,但下句又回归平缓。
   春花代表什么意思?它仅仅是春天的花朵吗?不是的,旧时宫廷中立春日以金银珠翠等造饰的座花,表示迎春。》:“前 明 正统 中,每岁立春, 顺天府 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 仁寿宫 ,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费钱九万餘。”这是明朝的正统,不知道他们这时候有没有这个传统。但是不管有没有,春花秋月都是宋朝的东西,而他不以为喜,反以为悲,他以往事对之,可见还是思念往事的。面对阶下囚,面对亡国之恨,他心有不甘,他希望这里的东西终了,那也就是宋朝终了,他希望宋朝了终吗?我不清楚。赵光义不会因为他思念故国而被毒死吧?
   他的满腔感情,都在回忆之中。都在春与秋的对比之中,都在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之中。这种正反反复的对比,才能把那种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亡国之痛,才能把囚徒生活,把那种连命运都说了不算的煎熬,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也许,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也许,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这种感觉。
   作者经过了两问,心情也逐渐平静,语气也变得和缓,转问为叙了。也很自然地为前两面的两问作了一个准确地回答。我们往事你不知道吧?那我来告诉你!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
既然说到了小楼,我们不防谈谈小楼在诗词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咱们可以总结一下:即说到李后主,我们就先说他爹的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萧寒”。这里的小楼,是什么?单纯的寂莫,空旷的寒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里的春雨,也有许多寂莫。一夜春雨,淅淅下个不停,作者又是一夜未眠。这个寂莫是轻揉的,是连绵的,是密的,却不寒冷,冲满诗情画意的轻愁。触物思情,这种东西是有的。不管是思人,还是思昔,都是有的。小楼,与琴与瑟一起,成为了思念的寄托。“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里的小楼,就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引子,也是思人的平台。所以,自然引出来宝帘闲挂小银钩的寂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还有一个就是表示闲情隐士的。陆游的小楼森森阅三伏,清簟疏帘对棋局。再一个,指自己住的地方,是一种诗意的表现。比如小三的屋子,不能叫屋子,而是叫金屋,小三也不能叫小三,叫藏娇;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你想养小三可以,但你得有金屋。当然,原来的金屋藏娇不是这个意思;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表妹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后以“金屋藏娇”指纳妾;比如风流的人白居易老生,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杨柳,歌姬。还不是一个,而且是两个。而这个小楼,就是风月之楼了。其实这白居易不但二女同眠,最多的时候有四女同枕。比如他在写给自己的色友元稹的一首诗中,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过看来,唐朝的时候,真正让人羡莫的,不是两个,不是三个,而是四个。所以,这里的小楼,就一个风月之处;另外,小楼还指自己的坚定信念,自己的一方天地。比如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关他东夏与春秋。好,先简单说这么多,那这个小楼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小楼,是现实,不是意象,这个小楼,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耻辱,是一种牢狱,更是他苟且偷生的地方。他虽被封王,其实在这个小楼之中没有人权。同是,也是他思念的寄托。我们再看一下昨夜的解释,这里可以理解为昨天夜里。又,再一次又一次;东风,春风。其实,我真的不赞成这样的解释。因为这里的东风,和春风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李后主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公元978年8月13日,别说是昨夜,就算是前夜,大前夜,也不会出现什么东风的;这里的风是什么呢?东面刮来的风!《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 东风不与周狼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等。那为什么是东面的风呢?他怎么不写西边的风?那我们就要看一个背景,这个背景,这是理解这个东风的关键之处。南唐在江南,他被压解在汴京,也就是北方,而这个风,是东边的风,也就是故国的风。所以,这里的东风,不是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现在的小楼,故国的风,这又一次敲荡在他的心铠之上。而这个昨,又是东风之昨,如同他的昨日后唐;为什么今天没有东风呢?今天留什么?小楼而已。作者看到了小楼,想起了昨日吹进的东风,更是愁寞无边。一个“又”字,表明他不能忘记自己的故国,经常出现,就算是作者想要忘记,而东风的记忆也不能让他忘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让他无不愁上加愁。这个又字是绝对真实的,为什么?因为他还写过一首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无言,是作者无言,也是西楼寂莫,往日的三千佳丽,往是的一呼百应,现在却是一片寂莫, 西楼因无人而无言,君因故国而无言,相对无语,则更加孤寂凄凉,达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是,这时候却起了风,东风,东风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打破了自己的无言,“亡国之音哀以思”。作者连自己想静一会的时间都没有呀。也许,昨夜君又孤独登楼,向东望月,使他难以入眠。这里面的感情唯有自知。这个昨夜的东风,和现在的永恒的小楼,又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而这个东风,又可照应前面的春花,可谓是一种时空的转换。有了昨夜,东风才更愁怅,有了昨夜,才能让又字更递进。既然是昨夜的东风,那今天晚上呢?
  作者的愁弦已然被拨动,所以,他直接点题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孟子·梁惠王》有解释,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这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显然不是这种解释。是指故乡人?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还是指古代遗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都不是,这里的故国,是指已经灭亡的国家,而这个灭亡的国家,曾经是属于他的;之个曾经有多少自己的风花雪月,有太多的春花秋月。而这一切,都要加上一个故字了。我们不说不堪;我们先说月明。这里的月明,是什么?是今日的月,也是永恒的月,这样与故国形成强烈的对比了;因为故国已经灭亡,只是回忆,但永恒的明月依旧照耀。让他情和以堪?我们再说回首,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回想,回忆;一个是回过头来。其实这两种解释都行,而且都能说得通,解释的过去。而且,这是两种滋味。我们再说不堪,这个字是沉重的,可以说是又字的升华。这个不堪,是一种极深的程度,也是承受不了的;所以,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第一:作者看到了小楼,想到了昨天夜晚又一次独上小楼,无言地承受现在的一切,然而,偏偏又一次地刮起了东风,这让作者的本来愁苦的心又一次进行了非人的折磨,心中滴血,于时乎,今天面对着永恒的明月,他连回忆故国的勇气都没有了。可见折磨之深,哀愁之甚,现在的他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已经不成人形了,人活着,还真不如死了的好。这种折磨是没有尽头的,是无日不在的。另一个,他今天又一次独自登楼,想到了昨夜刮的东风,又一阵黯然神伤。而在天边的明月,他竟然都不敢回首去看一下。为什么?明月照耀着小楼,也照耀着他曾经属于他现在却已经灭亡的国家。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对月思人,而他思念的人何在呢?死的死,逃的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月思乡,今夜犹白,月儿依旧,他的故乡又在哪?李白想长安,写下了“总为浮云能遮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而日月同理,一阳一阴。只是浮云暂隔,犹让李白愁闷不已,但李后主呢?岂是一浮云了的?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他不敢回头去看一下,那怕是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因为,月在天上,也在东方。东方,故国。这一回首,恐怕又要心似针扎了,面对已经鲜血淋淋的自己,怎么能堪呢?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难落,他更眠不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的。
  这两句:是一个时空的对比,是一个永恒是短暂的对比,是一个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一句,小楼与东风的对比,今日的小楼,昨夜昔时的东风,小楼本不永恒,但作者将他写成了永恒,东风原是永恒,但他心中的东风已经虽着他的被囚而不再了;东风,从东而来的风,这是一个时空的穿越,小楼,是现实,东风是往昔;故国,是短暂的,而明月是永恒的;故国,是一个时空的穿越;明月是现实的,故国却是过去的;这是两个分句之间的对比;另外,整个句子也是对比句,前面永恒在前,后面过去在前,故国被小楼取代,而东风,也在这明月这中,吹进了这昨小楼;这一纵一横的交织也证明了作者的万千愁悲。明月常在而人生无常,小楼常在而东风也能往昔,他不堪回望自己的曾经繁华,更不愿在囚屋仰望明月,并且,昨夜与回首的定语,都是指过去,都是指回忆;而那又字的加重,才让不堪更加不堪,这不是愁,,而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所以,尽管他内心不堪,但实际却如同那可恼的东风,无孔而不入。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抗斗之下,在这种不想想又无时无刻地萦绕着他,折磨着他。所以,他又自然地下了自己回首的句子,也说明了不堪回首的原因,这一个自然的承上句,却把自己的万千滋味上升到一个恐怖的高度,犹如弓似满月一般。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四字紧承上阙的回首故国,那雕栏玉砌是什么?雕栏玉砌,是借代,代指自己的宫殿。借代是什么?借代是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借代的运用可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语言简练而含蓄。以事物之特征或标帜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以“衣冠”代表官吏,以“冕旒”代表天子,也是以标帜代替事物的借代方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借代为富贵之家。而这里的雕栏玉砌,是借体,替代的是自己的宫殿,雕,《考工记·总目》“玉栉雕矢磬。——谓治玉工也。”原意是指在加工玉石,雕刻花纹。栏,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也就是扶手或支柱。这种附属物也精雕细刻,可见其豪华的;砌,我想问一下,你们怎么理解的?砌,当动词讲的时候,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而这个砌的东西,不是砖石,而是玉,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不是一点,而是整体,一个建筑群。作者也写过“玉楼遥殿影”,这种解释是不会错的。另一种,就是砌是明指,指代阶梯,如砌阶(台阶)。那这里的栏就有了明确的解释,台阶栏杆。这里明写一处台阶,而让人联想宫殿的豪华,台阶犹此,其它的当然不必多说了。这叫以小见大,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不管如此,都写出了其豪华无双,富丽堂皇。这里的玉是指汉白玉。玉,石之美者—《说文》。一种白色大理石,可以做建筑和雕刻的材料。汉白玉质地坚硬洁白,石体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称汗线,故而得名汉白玉。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汉白玉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雕刻使用的名贵石料;那时候有没有汗白玉呢?有,当然有。唐朝飞天汉白玉雕塑, 唐朝汉白玉石狮子制品等; 雕栏玉砌是故国的解释,也是小楼的对比。你现在的小楼之小,能和我的雕栏玉砌相提并论么?这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应犹在”,应该还有吧?不确定,不肯定。这原本属于他的雕栏玉砌,这原本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象征,这原本属于他的花花世界,现在竟然自己都不能确定他在还是不在了,这是多么的一个绝对的讽刺呀。他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去推断,只能去回忆,只能去记忆;一个“犹”字,道尽被囚之人的无尽辛酸,一个犹字,倒尽亡国之君的无尽的眷恋;他到底是期盼它在呢?还是不在呢?其中个味,课后可以发表一下看法。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作者有一首词,“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遥殿影,空照秦淮。” 玉楼、宫殿、秦淮河,这些自己的东西都应该还在,在他看来,再也没有人去理解它的好,只能用空照了。这虽然也是很多的感情在其中,虽然也能体现出物是人非,但都是含蓄的,也就是说作者对故国的怀念罢了,而且也仅仅体现了一个空照。没有写出空照的原因,也许是愁的不够吧。而这次则不然,感情积累到如此地步,我就什么也顾不得了,一举撕下了这个原明存在又不能言明的悲痛之所;也揭开了那不堪回首的原因。这就是原因,这就是我愁苦的所在!也许昔日的皇家,也许消失在站火之中,这样犹好,那如果还在呢?只是朱颜改。前面是个疑问,后面是肯定的语气!也就是说,只要还在,肯定改!我这个语气有些重了。我们分析一下这几个字的妙处。只是,仅仅这两个字,带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悲伤。而不是愁,是伤。只是,仅仅是,很轻吧?但是,这个很轻很轻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却是李煜愁苦的根源。如果没有只是,那他现在在哪里?在雕栏玉砌之中,在琼楼玉宇之内吧?没有这个只是,他现在还在风花雪月,还叫教奴恣意怜“吧?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这只是变得反了过来;第二,这个只是,是世间的一个小变动,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就已经让李煜承受着难以言明的愁痛。这里的只是,也许就是指只是他自己吧。别人,还是怎么生活怎么生活,而自己呢?不行了。反过来,我的愁苦,也仅仅只是我自己知道罢了。若有人知道,他何必无言独上西楼?所以,面对这造化弄人的李后主,是多么无奈!就如同这春花秋月无终了期一样,他改变不了,改变不了,又不能忘了,就造成了他这种局面。他不是刘禅的乐不思蜀,而是更多的是诗人的感情。他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亡国奴。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同理,亡国之君不可怕,可怕是还有一颗铭感的心。第三,这个只是,如同一根轻柔的稻草,支承着整首诗的愁源。所以,这两个字,显出作者的无力,无奈,传达了作者的无限愁苦。
朱颜,朱颜是什么?我和中国诗词协会的一些朋友谈论过这两个字的含义,得到的答案很多。有人说是宫女,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样说法有点太轻了,这样的话,也不能点出作者的愁之所在。有人说,这里的朱颜是指美好的面色,是谁的,作者的,宫女的;这样说作者是说自己的红颜老去吗?这样理解都不太明了。有人说南唐的风华、南唐、昔日繁华等等。但余以为:这里的朱颜有两层意思:第一,这里的朱颜,是指宫殿大门的颜色,借代。因为过去,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其尊贵。《晋书·鞠允传》:“与游氏世为豪族……牛羊不数头,东开朱门,北望青楼。” 明 李攀龙 《平凉》诗:“惟馀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这里的改,应该是指什么?宫殿门的颜色都已经改换了,或者斑驳了,尽管还在,但已经不是过去的了。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仅是物是人非的表现,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象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呀!这是一种明显的意思。如果我在那里,我还是那里的一国之君,就不会改,我说了算,年年粉漆,时时擦拭;而现在呢?我竟然沦为阶下之囚,人犹如此,殿何以堪?也应该和我一样,无人问津了吧?应该也在这风雨之中慢慢地老去,破损,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吧?所以,他这是用此衬托出一种悲哀的意境;也是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对比,让他更加愁不堪言;其二,这里的朱颜是指江山社稷,这里的改,是指江山易主.这一个改字,就变成了作者的两个极限。成了一道深深地鸿沟,将他的过去和现在隔开来,永远都隔开来了。这个改字,在只是之中,道出了无限的哀怨情恨,道出了无限的人生沧桑,道出了无限的忘国之痛。故国不再,物是人非,回想起来真是肝肠寸断,凄惨之至。这种人生的起落与自然的循环相互对比,使得这种感情已经不再是他自己的感情,而是全天下的亡国之君的感情,当然,刘二世除外。具有历史意义的深邃。这也许,才是李后主的愁之所在,江山易主,我为囚徒,而不是什么我的红颜老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一句话,承上启下,因故国回首展开的进一步联想。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不堪回首的解释。雕栏玉砌的不变,与朱颜的变,让人想到世事难料,一切无常的感慨;雕栏玉砌与故国相对,朱颜与雕栏玉砌相承,应犹与只是呼应,在与改对照,将过去和现在,将美好与凄惨,将回忆与现实都说的淋淋尽致,给人的反差,多少悲恨在其中,所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使他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他心中的感情在这朱颜改之中升华在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也是无限的,而他的愁绪也是如长江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江山易主的失落与伤怀,在我为囚徒的无奈之中,此时,弓已满月,不得不发,心中那不可抑的悲凉愁郁哀伤恨悔便一齐喷涌而出,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而这一句,也让整首词达到一个空间的高度,一举奠定了他词帝的地位,堪称为婉约派作品之绝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孔子在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孔子说的是逝,消失如此,那李后主呢?则是相反,是一直流,而且永不尽者。
  好,我们来看一下。问君,这是一个问句。是谁问君呢?自己!其实整首词都是李煜自己的自我表演。是一种回忆,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回忆,是一种忏悔,那种直叙完成之后,也是一种反思吧。因为,这种愁恨,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也只有他自己明白,所以,他的愁是自问自答,也只能自问自答。恰似,与好似不同,也与好像不同,这虽然是个比喻的起势,但这两个字却表示肯定的语气,而把好像的象,变成了是。一江,有人说是长江,可能因为是李后主的身在南方的缘故。不过我认为,这个一江,还是泛指的好,如果变成了特指,他的愁就淡了许多。因为后面还有几个字呢。
  春水,春日江面融冰后,江水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向东流去之势,不是秋水可以衡量的。他是波涛汹涌,他是奔流不息的。向东流,向东而去,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而这东面,也是他故国的方向。
  我们句话分析一下,看看有什么成功之处,有什么奥妙所在。
一.把理论的愁,变成可以想象的事物,这就是意境的浮现了。把抽象的哀愁具体化、形象化。喻为可以感知的春水,那种波涛汹涌之式,永不休止之式。愁恨的无法阻挡,便跃然纸上。可见愁之多,愁之深,更加突出了一个愁字。体现了愁的动态感和力度感,这不仅是比喻句的效果,而且是一个比喻贴切的比喻句效果。“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个也是意境浮现,  但少了许多婉约,让人感到生硬。
  二.这里面不仅有春水的流动气势,还有一个必须的条件,东流。这个必须,也是必然。虽然有条向西流的河,比如水泊梁山的水泊等,但这是极个别的,代表不了绝大多数。这个必然,也就象征着作者的愁苦是无可改变的,也是永远不变的,也是必然的愁。
  三.水的东流,也是作者的愁之所在。水向东流,地势所致,作者之愁,东方有自己的故国。但水还可以流动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自己呢?却被成了囚犯。水亦东流,而我只有以愁绪代之。所以,这个东,含有这个意思。
  四.即答问君句,又回扣首问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为什么作者想要终了呢?因为他的愁呀,因为他的愁还在流, 如果愁不流了,那他也不会说让春花秋月终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就是东流,就是愁。
五.音律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朗朗上口,起伏有序,可谓婉转多情。
  所以,宋朝陈郁在《藏一话腴》中所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其实我倒觉得,此一愁苦倒不若李主的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首整首小词,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写作特点:
1.白描与暗喻的运用,虚与实的完美结合。上阕开篇两个问句,高亢悲慨。接着中间两句承上启下,白描写出愁之根源。而后两句借代手法,暗喻国破之悲、亡国之泪。
  2.对比的运用。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春花与秋月的对比,小楼与东风的对比;故国与明月的对比;这是同分句之中的对比;“春花秋月”与 “往事”对比,小楼与故国的对比,东风与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朱颜的对比,这个同句中的对比;如此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传出。这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对自己的江山易主,繁华不再的哀悼;是对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无奈;是对自然和人生的哀悼。
  3. 虚词的运用,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层层推进。先用两个问句开始,引人入胜。而后,用了一个“又”,接着“不堪”,后来“应犹”,再后来的“改”,将感情达到的极致。也让结句来得自然,无雕琢之感。
  4.整着词,一个主题,那就是愁,而这个愁,是言之有物的,是言之有理的。就算是天下第一愁诗的枫桥夜泊,也仅仅言其愁,而无其原因。但诗与词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之含蓄,词之宏壮,言诗所不能言也。以愁为中心,以这故国为线索,用笔之新奇,通篇之和协,实属悍见。感情之真挚无可厚非,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5. 整首诗,环环相扣,又首尾联接。可以说,全篇都是一因一果,而前面的果又是后面的因。这也是不多见的。
  6. 全词的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设问等,让这首小词婉约之极,清新之极,流畅之极,哀怨之极。
  7. 尾句的比喻,让人回味无穷,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即便是读完闭上眼晴,脑海之中也会不自觉成呈现一条澎湃汹涌的大江,永久不息地滚滚东流而去。而这里装的,是作者的泪愁。
该词全篇都被一股深深的惆怅笼罩着,这是感情的自然抒发,多层次的铺写,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厚的意蕴。感情与景物紧密结合,结构精妙,把愁苦之情一步步深化,最后通过比喻达到全篇情感抒发的高潮,余味无穷。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 ”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幸也好,不幸也罢,多少恩爱,多少情愁,多少悲苦,多少血泪,也都在一江春水而滚滚东流而去。只留下明月依旧,江淮依旧,春花依旧,秋月依旧。只留下他这短短的五十六个字来诉说着自己的悲凉愁郁哀伤恨悔,让留下了这五十六个字让他永远照耀着诗词的上空,让后人却膜拜。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都是什么风格?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3,虞美人的来历?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5,填词一首《虞美人》

圆梦

帖子数 : 15
注册日期 : 13-08-09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无名 周三 十月 30, 2013 7:35 am

 由 无名 今天6:28 am

大学士无名第七次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
答;分两类;李煜的作品分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都是什么风格?
答;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答;花间词的艺术特点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3,虞美人的来历?

答;西楚霸王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四面楚歌,虞姬拔剑自刎,鲜血落地,化为鲜艳的花朵,便是这-虞美人…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答;1,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2.词的结构: 
春花,秋月 往事 
不堪回首 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 玉砌 朱颜 
3,写作特点: 
起伏跌宕的笔法 

虞美人*学词有感

凭栏放眼观云雾,笔赋苍穹处。
一弯斜月挽秋风。万缕诗情笺入总成空。
窗前几许萤囊奋。曲韵频疏近。
执心总赴九霄寒。风雨休蹉何拥感人篇?

无名

帖子数 : 36
注册日期 : 13-08-16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柳青青 周四 十月 31, 2013 5:41 am

柳青青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都是什么风格? 

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投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绮qǐ 】丽,清靡婉转,后期的词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 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

3,虞美人的来历?
虞美人的来历。
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虞美人令》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1.白描与暗喻的运用,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2.对比的运用。
3. 虚词的运用,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层层推进。
4.整着词,一个主题,那就是愁,而这个愁,是言之有物的,是言之有理的。
5. 整首诗,环环相扣,又首尾联接。可以说,全篇都是一因一果,而前面的果又是后面的因。这也是不多见的。
6. 全词的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设问等,让这首小词婉约之极,清新之极,流畅之极,哀怨之极。 
7. 尾句的比喻,让人回味无穷,与读者产生了共鸣。

5,填词一首《虞美人》
《虞美人》
江边弱柳风中绿,满眼秋相续,来回度步已无言 ,耳畔涛声又起,似从前
迎风晓看兰舟远,心絮如麻乱,问君能有几多情?更有婆娑树影,思难平,



由柳青青于周日 十一月 10, 2013 11:56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柳青青

帖子数 : 17
注册日期 : 13-08-18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翰墨飘香 周五 十一月 01, 2013 11:24 am

大学士翰墨飘香第七次作业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都是什么风格?
答: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xiáng)宋之前所写,主要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mi,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答: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 [wéi]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

3,虞美人的来历?
答: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虞美人令》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一说:起于项籍[虞兮]之歌;项籍,项羽;[虞兮],《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 [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碧鸡漫志】中说,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
  二.来自于虞美人草; 【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但虞美人草的来源也是有[虞兮]的典故;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之上,“霸王别姬”。后来,在虞姬的墓上长出了一种草,形状象鸡冠花,叶子对生,茎软叶长,无风自动,似美人翩翩起舞,娇媚可爱。民间传说这是虞姬精诚所化,于是就把这种草称为“虞美人草”,其花称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鲜艳的红色,据说就是虞姬飞溅的鲜血染成。
  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答:1.白描与暗喻的运用,虚与实的完美结合。上阕开篇两个问句,高亢悲慨。接着中间两句承上启下,白描写出愁之根源。而后两句借代手法,暗喻国破之悲、亡国之泪。
  2.对比的运用。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春花与秋月的对比,小楼与东风的对比;故国与明月的对比;这是同分句之中的对比;“春花秋月”与 “往事”对比,小楼与故国的对比,东风与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朱颜的对比,这个同句中的对比;如此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传出。这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对自己的江山易主,繁华不再的哀悼;是对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无奈;是对自然和人生的哀悼。
  3. 虚词的运用,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层层推进。先用两个问句开始,引人入胜。而后,用了一个“又”,接着“不堪”,后来“应犹”,再后来的“改”,将感情达到的极致。也让结句来得自然,无雕琢之感。
  4.整着词,一个主题,那就是愁,而这个愁,是言之有物的,是言之有理的。就算是天下第一愁诗的枫桥夜泊,也仅仅言其愁,而无其原因。但诗与词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之含蓄,词之宏壮,言诗所不能言也。以愁为中心,以这故国为线索,用笔之新奇,通篇之和协,实属悍见。感情之真挚无可厚非,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5. 整首诗,环环相扣,又首尾联接。可以说,全篇都是一因一果,而前面的果又是后面的因。这也是不多见的。
  6. 全词的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设问等,让这首小词婉约之极,清新之极,流畅之极,哀怨之极。
  7. 尾句的比喻,让人回味无穷,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即便是读完闭上眼晴,脑海之中也会不自觉成呈现一条澎湃汹涌的大江,永久不息地滚滚东流而去。而这里装的,是作者的泪愁。

5,填词一首《虞美人》





翰墨飘香

帖子数 : 2
注册日期 : 13-06-17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博蓄涵发 周六 十一月 02, 2013 6:12 am

大学士F6博蓄涵发第七讲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都是什么风格?
答;分两类;李煜的作品分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都是什么风格?
答;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答;花间词的艺术特点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3,虞美人的来历?
答;西楚霸王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四面楚歌,虞姬拔剑自刎,鲜血落地,化为鲜艳的花朵,便是这-虞美人…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答;1、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2、词的结构:
春花,秋月 往事
不堪回首 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 玉砌 朱颜
3、写作特点:
起伏跌宕的笔法

5,填词一首《虞美人》
学过李煜虞美人有感
(一)虞美人 错位
人生顶点高端走,世事皆参透。从头历数几人精,远近相传回首看分明。
山河面貌岿然固,朝代轮番处。时光短暂不停留,相守平安外事有何求。

(二)虞美人 人生短暂
春花秋月七旬了,宇宙存飘渺。星球稳固自然行,短暂人生变数怎分清。
众生各尽其角色,靓彩齐声贺。问君可否久徘徊,影像编排绝版不重回。

(三)虞美人 自己
青春盲目朝前走,哪管得失否。春秋更替看流年,豆蔻年华更待几时还。
车轮碾过魂消散,只有空身段。如今投入向何方,厮守瑶琴伴我度余光。

博蓄涵发

帖子数 : 34
注册日期 : 13-08-28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平凡 周六 十一月 02, 2013 10:13 am

大学士平凡第七次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
答;分两类;李煜的作品分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都是什么风格?
答;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答;花间词的艺术特点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3,虞美人的来历?

答;西楚霸王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四面楚歌,虞姬拔剑自刎,鲜血落地,化为鲜艳的花朵,便是这-虞美人…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答;1,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2.词的结构:
春花,秋月 往事
不堪回首 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 玉砌 朱颜
3,写作特点:
起伏跌宕的笔法

虞美人.秋忆
潇潇秋雨随风堕,
往事如烟过。
平湖微漾荡轻舟,
多少情思涌入,泪清眸。

诗词吟就红尘记,
笔墨相融谊。
岁华萦梦惜相逢,
几度飞歌唱响,夕阳红。

平凡

帖子数 : 29
注册日期 : 13-08-08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66约你冬眠 周六 十一月 02, 2013 6:58 pm

约你冬眠第七讲作业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都是什么风格?
答;答,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xiáng)宋之前所写,主要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mi,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都是什么风格?
答;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 [wéi]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
3,虞美人的来历、
答;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虞美人令》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一说:起于项籍[虞兮]之歌;项籍,项羽;[虞兮],《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 [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碧鸡漫志】中说,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
  二.来自于虞美人草; 【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但虞美人草的来源也是有[虞兮]的典故;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之上,“霸王别姬”。后来,在虞姬的墓上长出了一种草,形状象鸡冠花,叶子对生,茎软叶长,无风自动,似美人翩翩起舞,娇媚可爱。民间传说这是虞姬精诚所化,于是就把这种草称为“虞美人草”,其花称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鲜艳的红色,据说就是虞姬飞溅的鲜血染成。
  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答;1.白描与暗喻的运用,虚与实的完美结合。上阕开篇两个问句,高亢悲慨。接着中间两句承上启下,白描写出愁之根源。而后两句借代手法,暗喻国破之悲、亡国之泪。
2.对比的运用。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大量的对比,
3; 虚词的运用,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层层推进。先用两个问句开始,引人入胜。而后,用了一个“又”,接着“不堪”,后来“应犹”,再后来的“改”,将感情达到的极致。也让结句来得自然,无雕琢之感。
4;整着词,一个主题,那就是愁,而这个愁,是言之有物的,是言之有理的。
5;整首诗,环环相扣,又首尾联接。可以说,全篇都是一因一果,而前面的果又是后面的因。这也是不多见的。
  6. 全词的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设问等,让这首小词婉约之极,清新之极,流畅之极,哀怨之极。
  7. 尾句的比喻,让人回味无穷,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即便是读完闭上眼晴,脑海之中也会不自觉成呈现一条澎湃汹涌的大江,永久不息地滚滚东流。
【5】填词一首《虞美人》
学填词【虞美人 思友】
蹉跎岁月催人老,憾事知多少
相携五载读岐黄,一别经年空有泪千行。
花飞花谢红尘路,思绪飘何处。
满腔幽念寄流云,素墨痴心青鸟递书魂。【文】

66约你冬眠

帖子数 : 18
注册日期 : 13-08-09

返回页首 向下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Empty 回复: 中华诗词大学大学士第七次作业贴

帖子 由 楼东雅翁 周二 十一月 05, 2013 7:57 am

大学士 楼东雅翁 第七讲作业
1,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那几类:都是什么风格?
答:李煜的作品,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xiáng)宋之前所写,主要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mi,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是什么风格?
答;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2,花间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答:花间词的艺术特点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主要特点是: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 [wéi]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

3,虞美人的来历?
答: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虞美人令》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之上,“霸王别姬”。后来,在虞姬的墓上长出了一种草,形状象鸡冠花,叶子对生,茎软叶长,无风自动,似美人翩翩起舞,娇媚可爱。
民间传说这是虞姬精诚所化,于是就把这种草称为“虞美人草”,其花称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鲜艳的红色,据说就是虞姬飞溅的鲜血染成。
  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4,整首词的写作特点都有哪些?
1》.白描与暗喻的运用,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2》.对比的运用。
3》. 虚词的运用,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层层推进。
4》.整着词,一个主题,那就是愁,而这个愁,是言之有物的,是言之有理的。
5. 整首诗,环环相扣,又首尾联接。可以说,全篇都是一因一果,而前面的果又是后面的因。这也是不多见的。
6. 全词的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设问等,让这首小词婉约之极,清新之极,流畅之极,哀怨之极。 
7. 尾句的比喻,让人回味无穷,与读者产生了共鸣。
5,填词《虞美人》外一首
《虞美人。秋之恋》
貅可 2013-11-4
登高独自秋寥暮,水远山遥雾。
沈秋花叶落如渝,瘦影谁堪回首煦斜苏。
青丝雪染心残语,愁满青袍驻。
在壶秋雨染林泸,眼湿枕心谁为泪沉涂。

【虞美人】【格式一】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虞美人】【格式二】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虞美人(柳听沙沙音声魅)》
貅可 2013-11-04
柳听沙沙音声魅,留下谁回谊。
凭栏红叶染残芹,片魂离梦是别辰。舞芳菲。
雨忧愁看林荫靡,倚落飞湿蕊。
玉郎独自爱秋思,虞人忧美驻思飞,在芳心。

楼东雅翁

帖子数 : 10
注册日期 : 13-06-18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