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学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诗大小令二期第十七讲讲义

向下

诗大小令二期第十七讲讲义 Empty 诗大小令二期第十七讲讲义

帖子 由 小令A01红尘訪者 周五 一月 10, 2014 3:59 pm

小令班第十七讲:词的用典(二).然后介绍词牌《忆秦娥》
大家晚上好!今天讲课的内容有:词的用典(二).然后介绍词牌《忆秦娥》
词的用典(二)
用诗句:即引用前人的现成诗句入词。两宋词人特别喜欢引用唐、五代及宋初著名诗人的诗句、词句。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等不同流派的词人都很善于袭用或变用唐诗入词。用句用得活,确能引起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炼了语言。
  用前人诗句入词,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原句借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改一二字。如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便用得较好: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上片讲他们在耒阳道中相遇时的情景,耒阳属衡州,正在湘水之旁,故借用梁柳浑《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的成句作结,意境、字面都很吻合;下片讲他们都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借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成句煞尾,十分贴切。
  改字借用:既能保存原句精神,又能适应词句格律,较一字不改地袭用方便得多。例如:周邦彦《瑞龙吟》:“前度刘郎重到”,改字借用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句;张元干《贺新郎》:“十年一梦扬州路”,改字借用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句;辛弃疾《水调歌头》(醉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改字借用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等等。
  套用:与借用稍有不同。它是套取或活用前人的成句而改变句法、变换字面,结果与原句差异明显,乍看起来似乎是词人的创作。例如:周邦彦《应天长》“观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显然是套用唐韩翊《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辛弃疾《太常引》“斫去桂婆娑,人道清光更多”,套用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
  还有一种套用,不是套用字面,而是套用句法和意境,前后两句一比较便知后者从前者套来。例如秦观《八六子》“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套用杜牧句“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刘基《谒金门》“风袅袅,吹绿一庭秋草”,套自南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种套用,一般要用同一词调和相近主题,否则很难贴切。
  句意化用:作者融会前人意境,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既有所本,又出新意。苏轼《水龙吟》词就都能脱出原句而有自己的创造;特别是第三句,比唐人诗对后世影响更大。
《艇斋诗话》论此词云:“东坡《和章质夫杨花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用老杜‘落絮游丝亦有情’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即唐人诗(金昌绪《春怨》)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皆夺胎换骨手。”类似的写法如:张元干《贺新郎》“遗恨琵琶旧语”化白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句。
杜甫《洗兵马》化用武王伐纣典故,写出了“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名句,以表达对平定叛乱、恢复和平的殷切希望。南、北宋之交有好几个词人又化用过杜甫此句。如张元干《石州慢》说“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无名氏《水调歌头》感情更为急切地说“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边尘千里,不为挽天河。”
他等不及壮士挽天河了,要径用太湖之水净洗侵略者,但意境还是从杜甫诗句来的。有时一句之中接连化用前人诗词两、三句;如史达祖《绮罗香》“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上半句化用李重元(一说李甲作)《忆王孙》“雨打梨花深闭门”句,取那种寂静的黄昏之境,下半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取那种久别重逢亲呢难舍的深情,融合得十分自然。
  (1)用诗:即隐括前人整首诗或几首诗入词。例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就是隐括刘禹锡《金陵五题》中最著名的几首——《石头城》,《乌衣巷》等而写成的。词句、大意都化白刘诗,却又无一句照搬原文: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采,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对照刘诗: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可以看到周词跟刘诗的密切关系。经过周的重新组织,增添字句,比刘诗虽显得消极,但更使人感到人世沧桑,分外悲凉寂寞。
  (2)用语典:即用其他典故或前人成句入词。举凡作者感到适宜于表情达意的成句都可以取为己用。如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
  独立苍茫醉不归(化用杜诗“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日暮天寒,归去来兮(陶渊明句)。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白石岗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赞》)。
  其他如欧阳修《踏莎行》“草熏风暖摇征辔”用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句;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用陶渊明“山涤余霭,宇暧微霄”句;辛弃疾《霜天晓角》“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尔。”用晋入书帖:“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句,都属此类用法。
  (3)用词:指的是把故事或前人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子里,使人一见此词便联想到它所概括的事或成句。缩简的办法,或取其意其境,或取其人其物,或取原句一两个关键性的字眼,这也应看作是一种用典。
沈义父《乐府指迷》说:“炼句下语最是紧要。如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又用事如曰‘银钩空满’,便是‘书’字了,不必更说‘书’字;‘玉箸双垂’,便是‘泪’了,不必更说‘泪’。
如‘绿云缭绕’,隐然‘髻发’;‘困便湘竹’,分明是‘簟’。正不必分晓,如教初学小儿,说破这是甚物事,方见妙处。”这里所说的“红雨”、“刘郎”、“章台”、“灞岸”、“银钩”、“玉箸”、“绿云”、“湘竹”都是从典故成句中提炼出来的词语。这种用法在格律派词人作品中最为多见,他们为求字面的典雅含蓄,有时会弄得一般读者莫名其妙。姜夔《踏莎行》说“分明又向华胥见”,什么叫“华胥见”呢?原来说的是“梦中见”。《列子•黄帝》说黄帝“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华胥”代指“梦”的出处就在这里。这种用典方法与用事不同,它不是通过概括故事而扩大词句含义,而是缩事为词,一般并不能使词意更加深刻,也不能扩大词的容量,所以在艺术上是不足取的。
  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暗用两种。无论用事用句,使读词者从字面上一眼便可辨出的,是明用;表面上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的,是暗用。明用有如玉石器皿上镶嵌的珠宝,制作者有意要借其色泽光彩增加器皿的价值;暗用则如清泉中溶入白糖,制作者定要人亲口尝试才能品味到它的甘甜。
  明用、暗用各有优劣,要看内容的需要,决定采用哪种方法。一般说暗用比明用自然,而明用比暗用引人注目;明用必须知道典故原义和引申义,才能起作用,而暗用虽不明出典,也能读通,但要想理解得深,仍然需要知其出处。
--------------------------------
下面介绍词牌《忆秦娥》:

《忆秦娥》,又名秦楼月、双荷叶、蓬莱阁、花深深、玉交枝、子夜歌等。仄韵格,双调,小令,10句46字,上下片一、二、五句押仄声韵,上下片的第三句为叠韵。以押入声韵为宜。亦有改押平声韵者。
【常用格体】
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名篇赏析】
唐•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押《词林正韵》第18部入声月、屑、叶部,通押。即《诗韵新编》皆入声。)
李白的《忆秦娥》是中国古代文人填词最早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作者借独处少妇的伤时思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人说,作者是写的少妇,表达了作者的同情;有人说,就是写的作者自己,用曲笔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这就要问问诗仙自己了。现在,我们就词论词。词的上片写少妇秦娥独倚秦楼,吹着箫,看着明月,为什么箫声哽咽?嗷,她思念远方的丈夫,月圆人不团圆,年年柳色新,柳就是“留”,留不住啊,怎能不想起“灞陵伤别”的场景?
下片写现在正是清秋节,正是团圆的时候,可是“音尘绝”,人不回来,连个信儿也没有,只有那“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唉,好惨啦!这首词,句句自然,字字锤炼,掷地有声。能不脍炙人口吗?
------------------------
名词欣赏:
李之仪-《忆秦娥》

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
范成大-《忆秦娥》

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
【变格】
贺铸-《忆秦娥》

中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平(韵)。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
〖平平平(韵)〗,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韵)。
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仄平平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平(韵)。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
〖平平平(韵)〗,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韵)。
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
【抛砖篇】
《忆秦娥•春江晨曲》

南山碧,春江潮涌朝霞赤。
朝霞赤,云帆初挂,倩鸥开翼。

东风骀荡湍流急,飞舟斩浪光阴逼。
光阴逼,良辰易逝,白驹过隙。

(押《词林正韵》17部入声质、锡、缉部。《诗韵新编》支、齐部的入声韵。)

小令A01红尘訪者

帖子数 : 201
注册日期 : 13-09-04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