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大小令二期第二十讲讲义
诗大小令二期第二十讲讲义
中华诗词大学呱小令班第二十讲:“词”的语法特点(二)成分的省略;(三)词序的变化;然后介绍词牌《青玉案》
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课程内容有:先讲基础知识:“词”的语法特点(二)成分的省略;(三)词序的变化;然后介绍词牌《青玉案》
下面先讲基础知识:
(二)成分的省略
省略某些句子成分以求行文简洁,这在散文中本不少见,但一般说来,散文的省略,限制较严,比如动词谓语,便少有省略的。
而在诗词中则省略甚多,很少有限制。
例如:
“但屈指{计算}西风何时来?”(苏轼《洞仙歌》)
“底事昆仑倾砥柱,{使}九地黄流乱注?”(张元幹《贺新郞》)
“日月{如}跳丸,光阴{似}脱兔。”(刘辰翁《踏沙行》)
“兴亡梦,荣枯泪,{似}水东流,何时休?”(刘过《六州歌头》)
“{于}马上{弹}琵琶{觉}关塞黑。”(辛弃疾《贺新郞》)。
有时作者把一切关联词语和动词全部省去,只把一连串的名词、名词性词组排在一起,让读者凭前后文所创造的情境去意会诗意、词意,这种“意合”的方法,常能收到非词语所能表达的较果。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把“桃花”“流水”和“鳜鱼肥”(肥美的鳜鱼)并放在一句之中,既是写眼前美好的春景,又是说“春水使鱼肥”,给人一种特别和乐舒畅的感觉。如果直说成“碧波映桃花,春水使鱼肥”,就毫无诗意了。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六个名词性词组放在一处,表面上互无关系,其实却表现出了江南夏夜的真实景象;明媚的月光照耀着横出的树枝上不安定的鹊鸟,和煦的清风在午夜中吹拂,送来了阵阵蝉声,读来令人感到非常自然。
(三)词序的变化
词序是指语言里语词组合的次序。汉语词序的一般规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等等,古今大体相同。
诗词却往往因格律的要求或意境的需要而打破这种正常的词序,即通常称之为倒装句法的。比如: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这是“绿水绕人家”的宾语前置。此句依词律应作(仄)仄平平仄,末字入韵,如果不提宾,就成了“仄仄仄平平”末字也不再协韵。
又如:
“隔篱娇语络丝娘。”(苏轼《浣溪沙》)整个谓语部分提到了主语前面。如果说“络丝娘隔篱娇语”不但不协韵而且显得平铺直叙,语味谈薄。提前了谓语部分,使人好象先听到篱笆那边如秋虫低吟般的笑语声,然后才联想到那一伙健美的缫丝姑娘,意境便丰富多了。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辛弃疾《水龙吟》)“系斜阳缆”顺说当是“系缆于斜阳之中”,把补语提前,插在谓宾中间,这在散文中是很难找到的。
“乘肩争看小腰身。”(吴文英《玉楼春》)这句的意思是:争看踏在舞伴肩上起舞的女艺人苗条的身材。“乘肩”是修饰“小腰身”的。把“乘肩”提前后,如果粗略地看,把这句理解成“大家踏着别人的肩头争看舞女的细腰身”,那就错误了。作者故意奇语,打破平板的陈述句法,给人造成一种清新的感觉。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李清照《永遇乐》)此两句实是一句,原意是:谢他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来相召。词序的变换使句子产生曲折,突出了“来相召”,也适应了平仄、韵律的要求。
基础知识讲到这里,下面介绍词牌《青玉案》
-----------------------------
《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一年青等。因汉代张衡《四愁诗》有“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的诗句,取之而为词牌名。
《青玉案》,仄韵格。67字,双调,中调。前后片各押5个仄声韵。亦有第五句不押韵者。
【常用格体】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名篇赏析】
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夜》
东风夜放花千树,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更吹落、星如雨。
仄平仄、平平仄(韵)。
宝马雕车香满路。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凤箫声动,
仄平平仄,
玉壶光转,
仄平平仄,
一夜鱼龙舞。
仄仄平平仄(韵).
蛾儿雪柳黄金缕,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笑语盈盈暗香去。
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众里寻他千百度。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蓦然回首,
仄平平仄,
那人却在,
仄平仄仄,
灯火阑珊处。
平仄平平仄(韵)。
这首词上下片的第五句没有用韵。上下片各押4个仄声韵。押《诗韵新编》第十姑、第十一鱼部的仄声韵。
词的上片渲染元夜灯节热闹的景况。下片专门写人,尤其写发现那个人的一瞬间,活了,神了。词人王国维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句比成成就大事业者必经的三个境界的最高境界。这是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古名篇欣赏:
青玉案•贺铸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锦瑟年华谁与度?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抛砖篇】
《青玉案•冬夜漫步兴化长安路》
长安路上人如织,夜幕降、霓虹赤。
大厦琼楼迎面立。
马龙车水,寻寻觅觅,觅得春消息。
眼前数九寒何逼?敢借东风更添力。
自古昭阳多伟绩。
狠抓机遇,攀登拾级,同展腾飞翼。
(此首词押《词林正韵》第17部入声质、陌、锡、职;即《诗韵新编》支韵仄声部。)
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课程内容有:先讲基础知识:“词”的语法特点(二)成分的省略;(三)词序的变化;然后介绍词牌《青玉案》
下面先讲基础知识:
(二)成分的省略
省略某些句子成分以求行文简洁,这在散文中本不少见,但一般说来,散文的省略,限制较严,比如动词谓语,便少有省略的。
而在诗词中则省略甚多,很少有限制。
例如:
“但屈指{计算}西风何时来?”(苏轼《洞仙歌》)
“底事昆仑倾砥柱,{使}九地黄流乱注?”(张元幹《贺新郞》)
“日月{如}跳丸,光阴{似}脱兔。”(刘辰翁《踏沙行》)
“兴亡梦,荣枯泪,{似}水东流,何时休?”(刘过《六州歌头》)
“{于}马上{弹}琵琶{觉}关塞黑。”(辛弃疾《贺新郞》)。
有时作者把一切关联词语和动词全部省去,只把一连串的名词、名词性词组排在一起,让读者凭前后文所创造的情境去意会诗意、词意,这种“意合”的方法,常能收到非词语所能表达的较果。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把“桃花”“流水”和“鳜鱼肥”(肥美的鳜鱼)并放在一句之中,既是写眼前美好的春景,又是说“春水使鱼肥”,给人一种特别和乐舒畅的感觉。如果直说成“碧波映桃花,春水使鱼肥”,就毫无诗意了。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六个名词性词组放在一处,表面上互无关系,其实却表现出了江南夏夜的真实景象;明媚的月光照耀着横出的树枝上不安定的鹊鸟,和煦的清风在午夜中吹拂,送来了阵阵蝉声,读来令人感到非常自然。
(三)词序的变化
词序是指语言里语词组合的次序。汉语词序的一般规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等等,古今大体相同。
诗词却往往因格律的要求或意境的需要而打破这种正常的词序,即通常称之为倒装句法的。比如: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这是“绿水绕人家”的宾语前置。此句依词律应作(仄)仄平平仄,末字入韵,如果不提宾,就成了“仄仄仄平平”末字也不再协韵。
又如:
“隔篱娇语络丝娘。”(苏轼《浣溪沙》)整个谓语部分提到了主语前面。如果说“络丝娘隔篱娇语”不但不协韵而且显得平铺直叙,语味谈薄。提前了谓语部分,使人好象先听到篱笆那边如秋虫低吟般的笑语声,然后才联想到那一伙健美的缫丝姑娘,意境便丰富多了。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辛弃疾《水龙吟》)“系斜阳缆”顺说当是“系缆于斜阳之中”,把补语提前,插在谓宾中间,这在散文中是很难找到的。
“乘肩争看小腰身。”(吴文英《玉楼春》)这句的意思是:争看踏在舞伴肩上起舞的女艺人苗条的身材。“乘肩”是修饰“小腰身”的。把“乘肩”提前后,如果粗略地看,把这句理解成“大家踏着别人的肩头争看舞女的细腰身”,那就错误了。作者故意奇语,打破平板的陈述句法,给人造成一种清新的感觉。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李清照《永遇乐》)此两句实是一句,原意是:谢他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来相召。词序的变换使句子产生曲折,突出了“来相召”,也适应了平仄、韵律的要求。
基础知识讲到这里,下面介绍词牌《青玉案》
-----------------------------
《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一年青等。因汉代张衡《四愁诗》有“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的诗句,取之而为词牌名。
《青玉案》,仄韵格。67字,双调,中调。前后片各押5个仄声韵。亦有第五句不押韵者。
【常用格体】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名篇赏析】
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夜》
东风夜放花千树,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更吹落、星如雨。
仄平仄、平平仄(韵)。
宝马雕车香满路。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凤箫声动,
仄平平仄,
玉壶光转,
仄平平仄,
一夜鱼龙舞。
仄仄平平仄(韵).
蛾儿雪柳黄金缕,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笑语盈盈暗香去。
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众里寻他千百度。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蓦然回首,
仄平平仄,
那人却在,
仄平仄仄,
灯火阑珊处。
平仄平平仄(韵)。
这首词上下片的第五句没有用韵。上下片各押4个仄声韵。押《诗韵新编》第十姑、第十一鱼部的仄声韵。
词的上片渲染元夜灯节热闹的景况。下片专门写人,尤其写发现那个人的一瞬间,活了,神了。词人王国维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句比成成就大事业者必经的三个境界的最高境界。这是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古名篇欣赏:
青玉案•贺铸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锦瑟年华谁与度?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抛砖篇】
《青玉案•冬夜漫步兴化长安路》
长安路上人如织,夜幕降、霓虹赤。
大厦琼楼迎面立。
马龙车水,寻寻觅觅,觅得春消息。
眼前数九寒何逼?敢借东风更添力。
自古昭阳多伟绩。
狠抓机遇,攀登拾级,同展腾飞翼。
(此首词押《词林正韵》第17部入声质、陌、锡、职;即《诗韵新编》支韵仄声部。)
小令A01红尘訪者- 帖子数 : 201
注册日期 : 13-09-0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